- 目錄
第1篇 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心得體會
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心得體會
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心得體會1
隨著高中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對廣大一線教師進行培訓是必須的和必要的,經(jīng)過培訓,聆聽了專家和有經(jīng)驗教師們的心得,使我感受很深,對課改中高中歷史專題式教學的特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作為一名新課程改革時代的教師,也使我充分認識到一些以往沒有認識到的東西,感觸頗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體會:
一、教育理論、課改理念的培養(yǎng)
歷史學科是一門綜合程度極高的人文學科,它要求歷史教師具有豐富的歷史知識和相關學科知識。因此教師的素質狀況決定教學的效果,教師應在完善自身學科知識的同時,必須掌握必要的教育理論,努力提高專業(yè)化水平。
首先,在專業(yè)情感方面,教師要把“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位學生的發(fā)展”變?yōu)閷嶋H的行動,要善于在教學實踐中形成新的教育觀念,建立起專業(yè)自信,堅定自己適應新課程的信心。
其次,教師不僅要不斷地更新學科知識,還要不斷拓寬自己的基礎知識,特別是在教育理論知識方面要有更深入的研究。從而使教師能夠真正從一位“教書匠”轉變?yōu)橐幻把芯空摺薄?/p>
再次,教師還需要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新情況、新問題在新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會不斷涌現(xiàn),教育應明確自身的責任和使命,主動地研究這些新情況、新問題,不斷變革自身的教育教學觀念和行為方式,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技能。
二、教師、學生角色的轉變
隨著新課程的實施,人們對教師在新課程發(fā)展中的地位和角色等問題的認識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些變化體現(xiàn)在:“教師要從知識的傳遞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參與者和指導者”。學生也不再只是變動的受教育者,而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自主者,教師的教學過程也就是引導學生質疑、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會學習,掌握學生方法?!笆菇虒W過程變成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變成教師指導學生收集和利用學習資源的過程;變成教師針對學生的學習內(nèi)容,選擇不同學習方式的過程”。從而為學生學習營造一個興趣盎然的良好環(huán)境。
三、教學方法、學習方法的更新
傳統(tǒng)的教師把自己置于課堂的中心,以知識權威者的身份說教,而新課程把教學過程視為師生交往的過程,同時,新課程倡導的是一種不確定的、動態(tài)的課程。在這樣的課堂情境中,教學的目標、內(nèi)容、方法以及評價都處于不斷的變化之中,這都有賴于教師結合具體的活動情境,不斷地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行為。從而也對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行為、教學語言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要努力把自己變?yōu)橐粋€教學的反思者和研究者,通過課堂教學,完善教學方法和手段,實現(xiàn)自身發(fā)展的新途徑。
對于學生而言,以學生“自主”、“探究”為特征的新型學習方法逐漸進入課堂,新課程改革下高中歷史主要有三種新型的學習方法,一是材料學習法,學生通過材料的分析培養(yǎng)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探究歷史奧秘的一種途徑,通過這樣的學習活動活動,能夠幫助學生了解歷史學家實事求是地求證歷史的方法;能夠形成有深度的歷史認識。二是觀察學習法,它是“指學生能主動地運用自己的觀察力從各種歷史材料中獲取有效歷史信息的學習方法”,“運用觀察學習法的主要內(nèi)容是對歷史實物、歷史圖畫、歷史環(huán)境等的觀察”。觀察學習法的合理運用,可以幫助學生達到深刻理解和認識歷史的目的。三是實踐學習法,是指“通過社會調(diào)查、參觀訪問、情境模仿和解釋現(xiàn)實問題是等途徑來學習歷史的方法?!备咧袣v史課標解讀對這種學習法的開展有明確的指示,我們可以以此作為指南,指導學生開展相關的活動。
四、教育資源、課程資源的整合
歷史課程資源是指有利于歷史課程目標實現(xiàn)的各種因素的總和。這其中既包括物質的,也包括人力的;既包括校內(nèi)的,也包括校外的;既包括傳統(tǒng)的教科書、圖書資料,也包括現(xiàn)代網(wǎng)絡、科技成果。認識并開發(fā)這些資源,能夠更有效地促進歷史教學水平的提高。
第一,歷史教材是歷史課程資源的核心,是進行歷史課程教學的基礎,合理利用與開發(fā)歷史教材,必須吃透教材。教師應對教材結構,課文內(nèi)容有一個總體認識;對照課標,找出教學內(nèi)容的重點難點,了解教學目標中知識、能力、過程、方法以及情感方面的要求;對教材中輔助材料如課前的引文、歷史圖片、問題設計、課后練習等進行深入研究,揣摩編者這樣設計的意圖;分析課與課、專題與專題之間的關系,分析專題在模塊中的地位與作用。
第二,教師也是重要的教學人力資源,教師不僅是教學資源的利用者,還是重要的歷史教學資源之一。如果歷史教師能在學生面前展示一種通曉古今中外,博識天文地理的人格魅力,可以使教師“在自身以外的教學資源十分缺乏的情況下,實現(xiàn)教學資源價值超水平的發(fā)揮”。
第三,學生是課程的主體之一,對教育教學具有能動作用,由于學生對教育具有能動作用,因此有效的學習本身就是重要的課程資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為學生提供機會,充分發(fā)揮他們的能動作用,使其在朝目標邁進過程中實現(xiàn)自我教育自我調(diào)節(jié)。
第四,課程資源具有多樣性。互聯(lián)網(wǎng)、歷史音像資料、圖書館、歷史遺存、博物館等都是對實現(xiàn)歷史課程目標有利的課程資源,依據(jù)課標要求,教師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利用和開發(fā)歷史課程資源。
通過培訓,讓我受益非淺。作為教師既要終身學習,更新觀念,腳踏實地,充分利用自己的長處來完善自己,更要不斷地從新課程標準、歷史學科特點、歷史學科的教育功能、課改先驅的課堂案例和反思中汲取營養(yǎng),用自己的獨特去演繹精彩,使自己的課堂永遠讓學生有一種耳目一新的特別感覺。
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心得體會2
20__年_月高中新課改將在我省全面展開,作為一名新課程改革時代的教師,除參加學校組織的理論培訓外,還通過網(wǎng)絡、報刊等媒體了解新課改的相關精神,特別是對課改中高中歷史專題式教學的特點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是我的點滴體會:
一、新課改要求教師、學生角色的轉變
隨著新課程的實施,人們對教師在新課程發(fā)展中的地位和角色等問題的.認識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些變化體現(xiàn)在:“教師要從知識的傳遞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參與者和指導者”。學生也不再只是變動的受教育者,而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自主者,教師的教學過程也就是引導學生質疑、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會學習,掌握學生方法?!笆菇虒W過程變成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變成教師指導學生收集和利用學習資源的過程;變成教師針對學生的學習內(nèi)容,選擇不同學習方式的過程”。從而為學生學習營造一個興趣盎然的良好環(huán)境。
二、正確把握新課標規(guī)定的學習版塊,學習主題和學習內(nèi)容。
新課標規(guī)定高中歷史必修分三個學習模塊,四個學習主題(政治、經(jīng)濟、思想文化和科學技術)共計25項學習內(nèi)容。通過歷史必修課學習,使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認識歷史發(fā)展中全局與局部、歷史與現(xiàn)實、中國與世界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從不同視角發(fā)現(xiàn)、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人文素養(yǎng),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選修分為六個學習模塊(六個獨立的學習主題),學習內(nèi)容涉及:重大改革(9個)、近代民主思想與實踐(7個)、20世紀戰(zhàn)爭與和平(6個)、中外歷史人物評論(6個)共30個學習內(nèi)容、探索歷史的奧秘(1個)、世界文化遺產(chǎn)薈萃(1)。
三、歷史教師要真正“教好”歷史,就必須樹立全新的教學目標觀。
1、讓學生學會創(chuàng)造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取多種教學方式和手段,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鼓勵學生探討和解決問題。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方式越豐富、越靈活,學生的歷史思維就越活躍,越有創(chuàng)造性。
2、讓學生學會學習
新課程將“過程和方法”作為三大課程目標之一,要求學生主動參與歷史學習的一般過程,從中學會學習。歷史教師還應樹立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應注重教學的“過程與方法”,真正做到“教是為了不教”,為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作出貢獻。學生學會學習的顯著特征是學生能夠自己學習
新課程要求教師的教學“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chuàng)造必要的前提”。教師在教學中應以學生為本,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要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起學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鳴。更主要的是,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給每個學生提供發(fā)展的機會,使他們在師生平等交流和探討中得到發(fā)展。
3、學生學會生存
新課程的根本精神是“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促進個性的健康發(fā)展”?!叭宋闹髁x”是最主要的價值追求。要求歷史教師要樹立明確的人文意識,讓學生學會生存,具有正確的生存價值觀,具有較強的競爭能力,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
第2篇 高中歷史新教材培訓心得體會
暑期培訓已接近尾聲了,可歷史老師們的熱情仍高漲如潮,爭相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積極回答同仁們的質疑,引來陣陣掌聲。同仁們的亮點展示,及提供的寶貴經(jīng)驗,令我耳目一新,激情四射的討論場景令我難忘!
最讓我難忘的是亮點展示場景。當魏老師問道,誰還有更精彩的內(nèi)容需要展示時,老師們爭先恐后的登臺!其中,杜金英老師講到參加優(yōu)質課評選時的精彩片段我們更是受益匪淺。講“和同為一家”時她設計的幾個問題:“松贊干布為什么向唐朝求婚?”;“假如是你,你愿意嗎?”;“當時有愿意嫁給松贊干布的嗎?”。一下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氣氛活躍了起來。講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時,她設計了三個問題:“農(nóng)民承包什么?”;“以什么單位承包?”;
“向誰承包?”。我們認為,這三個問題把難懂的問題簡單化了,明了化了,使學生容易接受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為此,魏老師也總結了什么樣的課才是一堂好課。
一、有實效:求實效,不走過場,不擺花架子,扎實到位。
二、有興趣:導入新課時激發(fā)學的興趣;在深入學習時能保持學的興趣;在鞏固中也要有練的興趣。
三、有活力:方法靈活、教材用活、學生活潑。
四、有新意:有創(chuàng)新、有突破,不步人后塵、不因循守舊,不照搬別人的教案。
五、有美感:語言、情態(tài)、板書、氣氛都給人愉悅和美的感覺。
六、至少不能有常識性錯誤和任何政治方向性失誤。“以不變應萬變”,和諧課堂才行。
學海無涯,學無止境!通過暑假培訓,和老師們真誠的交流、討論,使我們感覺到在參與中成長,在成長中快樂!學習期間的溫馨幸福仍難以忘懷!
高中歷史新教材培訓心得體會
第3篇 高中歷史培訓心得體會
高中歷史培訓心得體會1
隨著高中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對廣大一線教師進行培訓是必須的和必要的,經(jīng)過培訓,聆聽了專家和有經(jīng)驗教師們的心得,使我感受很深,對課改中高中歷史專題式教學的特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作為一名新課程改革時代的教師,也使我充分認識到一些以往沒有認識到的東西,感觸頗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體會:
一、教育理論、課改理念的培養(yǎng)
歷史學科是一門綜合程度極高的人文學科,它要求歷史教師具有豐富的歷史知識和相關學科知識。因此教師的素質狀況決定教學的效果,教師應在完善自身學科知識的同時,必須掌握必要的教育理論,努力提高專業(yè)化水平。
首先,在專業(yè)情感方面,教師要把“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位學生的發(fā)展”變?yōu)閷嶋H的行動,要善于在教學實踐中形成新的教育觀念,建立起專業(yè)自信,堅定自己適應新課程的信心。
其次,教師不僅要不斷地更新學科知識,還要不斷拓寬自己的基礎知識,特別是在教育理論知識方面要有更深入的研究。從而使教師能夠真正從一位“教書匠”轉變?yōu)橐幻把芯空摺薄?/p>
再次,教師還需要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新情況、新問題在新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會不斷涌現(xiàn),教育應明確自身的責任和使命,主動地研究這些新情況、新問題,不斷變革自身的教育教學觀念和行為方式,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技能。
二、教師、學生角色的轉變
隨著新課程的實施,人們對教師在新課程發(fā)展中的地位和角色等問題的認識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些變化體現(xiàn)在:“教師要從知識的傳遞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參與者和指導者”。學生也不再只是變動的受教育者,而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自主者,教師的教學過程也就是引導學生質疑、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會學習,掌握學生方法?!笆菇虒W過程變成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變成教師指導學生收集和利用學習資源的過程;變成教師針對學生的學習內(nèi)容,選擇不同學習方式的過程”。從而為學生學習營造一個興趣盎然的良好環(huán)境。
三、教學方法、學習方法的更新
傳統(tǒng)的教師把自己置于課堂的中心,以知識權威者的身份說教,而新課程把教學過程視為師生交往的過程,同時,新課程倡導的是一種不確定的、動態(tài)的課程。在這樣的課堂情境中,教學的目標、內(nèi)容、方法以及評價都處于不斷的變化之中,這都有賴于教師結合具體的活動情境,不斷地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行為。從而也對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行為、教學語言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要努力把自己變?yōu)橐粋€教學的反思者和研究者,通過課堂教學,完善教學方法和手段,實現(xiàn)自身發(fā)展的新途徑。
對于學生而言,以學生“自主”、“探究”為特征的新型學習方法逐漸進入課堂,新課程改革下高中歷史主要有三種新型的學習方法:
一是材料學習法,學生通過材料的分析培養(yǎng)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探究歷史奧秘的一種途徑,通過這樣的學習活動活動,能夠幫助學生了解歷史學家實事求是地求證歷史的方法;能夠形成有深度的歷史認識。
二是觀察學習法,它是“指學生能主動地運用自己的觀察力從各種歷史材料中獲取有效歷史信息的學習方法”,“運用觀察學習法的主要內(nèi)容是對歷史實物、歷史圖畫、歷史環(huán)境等的觀察”。觀察學習法的合理運用,可以幫助學生達到深刻理解和認識歷史的目的。
三是實踐學習法,是指“通過社會調(diào)查、參觀訪問、情境模仿和解釋現(xiàn)實問題是等途徑來學習歷史的方法?!备咧袣v史課標解讀對這種學習法的開展有明確的指示,我們可以以此作為指南,指導學生開展相關的活動。
四、教育資源、課程資源的整合
歷史課程資源是指有利于歷史課程目標實現(xiàn)的各種因素的總和。這其中既包括物質的,也包括人力的;既包括校內(nèi)的,也包括校外的;既包括傳統(tǒng)的教科書、圖書資料,也包括現(xiàn)代網(wǎng)絡、科技成果。認識并開發(fā)這些資源,能夠更有效地促進歷史教學水平的提高。
第一,歷史教材是歷史課程資源的核心,是進行歷史課程教學的基礎,合理利用與開發(fā)歷史教材,必須吃透教材。教師應對教材結構,課文內(nèi)容有一個總體認識;對照課標,找出教學內(nèi)容的重點難點,了解教學目標中知識、能力、過程、方法以及情感方面的要求;對教材中輔助材料如課前的引文、歷史圖片、問題設計、課后練習等進行深入研究,揣摩編者這樣設計的意圖;分析課與課、專題與專題之間的關系,分析專題在模塊中的地位與作用。
第二,教師也是重要的教學人力資源,教師不僅是教學資源的利用者,還是重要的歷史教學資源之一。如果歷史教師能在學生面前展示一種通曉古今中外,博識天文地理的`人格魅力,可以使教師“在自身以外的教學資源十分缺乏的情況下,實現(xiàn)教學資源價值超水平的發(fā)揮”。
第三,學生是課程的主體之一,對教育教學具有能動作用,由于學生對教育具有能動作用,因此有效的學習本身就是重要的課程資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為學生提供機會,充分發(fā)揮他們的能動作用,使其在朝目標邁進過程中實現(xiàn)自我教育自我調(diào)節(jié)。
第四,課程資源具有多樣性。互聯(lián)網(wǎng)、歷史音像資料、圖書館、歷史遺存、博物館等都是對實現(xiàn)歷史課程目標有利的課程資源,依據(jù)課標要求,教師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利用和開發(fā)歷史課程資源。
通過培訓,讓我受益非淺。作為教師既要終身學習,更新觀念,腳踏實地,充分利用自己的長處來完善自己,更要不斷地從新課程標準、歷史學科特點、歷史學科的教育功能、課改先驅的課堂案例和反思中汲取營養(yǎng),用自己的獨特去演繹精彩,使自己的課堂永遠讓學生有一種耳目一新的特別感覺。
高中歷史培訓心得體會2
為期一周的歷史新課程遠程培訓就要結束了,回顧這段學習的日子,讓我收獲了許多。在培訓學習專家和其他老師理念的過程中,也引導著自己不斷思考歷史教學的方方面面。在此,簡單概述本次學習的體會。
首先,作為新教師,必須轉變教育觀念,這是課改的前提和基礎。如果沒有正確、先進的教育理念,就不會有自覺而有效的實踐。長期以來,我們的課堂是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地聽。而新課改是要改變以教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課堂教育除了要教知識與技能,還要注重教學的過程與方法的選擇,并且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教育、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想我們老師應該做到:學生才是課堂活動的主體,教學過程中應該由重教師“教”轉向重學生“學”,這樣才能真正調(diào)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其次,要認真鉆研課標,重新審視教材,研究教材教法。以往的歷史課教學是以教學大綱為基礎,只有全國統(tǒng)一的一本歷史教材,教師上課只需要一本書而已。而新課改中,我們實行的是一標多材,共有四個版本的教材,且每種教材的內(nèi)容會有些許的不同,而高考卻是依據(jù)課標而非教材。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牢牢樹立一個觀點:歷史的新課標的要求和理念是講授增減的唯一依據(jù)。在備課中,應深入研究課標內(nèi)涵,把握課標的各項具體要求,針對課標的不同要求制定課堂教學實施過程。在今后的歷史教學中,我決定每節(jié)課之前,將課標內(nèi)容首先在黑板上標出,讓學生第一時間去把握課標,從而有的放矢,不做無用功。從備課到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應時時處處將課標理念貫徹進來,指導自己的教學。
第三,要轉變以往的教學方式方法。注重學生活躍的思維方式的培養(yǎng)。新課標應時下,學生的思維活躍和批判精神應作為新課改下的首要問題來探索。老師應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讓學生大膽地陳述自己對事件的看法,并應該敢于質疑老師的教學。老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識的傳授者,而應是一個平等的對話者的姿態(tài)與學生共同學習和探討,培養(yǎng)學生的民主氣氛。所以在今后的歷史教學中,我將努力做到:上課先由學生閱讀,各個小組之間可以就課文內(nèi)容互相提問,由學生自己得出結論;對于有爭論的問題,可以讓學生自己大膽地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教師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觀點供學生參考;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針對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問題,積極動手查找資料,制作資料冊或小報,作為平時成績的一部分??傊?,教師的組織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始終擺正自己的位置,將學生置于整個課堂教學過程的主體之中。不過,在這次的遠程培訓中,我和其他一些教師一樣有著不少的疑惑,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就是新課改對教師提出了難度頗大的挑戰(zhàn)。常言道: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要改變已經(jīng)根深蒂固的原有的教學觀念,決非一朝一夕能夠做到的,這個過程必定是要經(jīng)歷一個較長的磨合期。同時,新課改一切都是新的,缺乏足夠實施案例,因此需要教師發(fā)揮能動性,不斷的探索與提高。
第二、新課改對學生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課外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學生在以往的學習中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被動接受、不會積極動腦的習慣,要改變他們的惰性,也是一個艱巨的任務,同時,對于學生基礎好的學生來說,他們在課堂上可以按照教師的要求動起來,但對于我們普通高中的學生,提出問題往往是一問三不知,怎么開展課堂教學,發(fā)揮學生的能動性?
其三、新課改過程中,新課標相應的配套體系還不完善,評價制度無法統(tǒng)一。對于一線的教師怎么教沒有明確的指導要求,這都是目前我們所面臨的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我作為一名參加工作不久的普通的中學歷史教師只是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而已。真正要解決,那還需要廣大歷史教師的共同努力,在新課程改革的指引下,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掌握學生的認知心理,揚長避短,力圖使學生通過歷史教學,逐漸掌握開啟歷史之門的金鑰匙,成為能夠認識歷史的真正主人。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yè),同樣就選擇了付出奉獻,更要終身學習,更新觀念,腳踏實地,充分利用自己的長處來完善自己,我們更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反思,不斷的進步,更要不斷地從新課程標準、歷史學科特點、歷史學科的教育功能、課改先驅的課堂案例和反思中汲取營養(yǎng),我們也許無權選擇自己的工作環(huán)境,但我們可以自己選擇我們的工作方式,用自己的獨特去演繹精彩,使自己的課堂永遠讓學生有一種耳目一新的特別感覺。
高中歷史培訓心得體會3
一、加強高中歷史課程標準的學習
我們必須真正的了解、理解課程標準,以課程標準為教學依據(jù)。教師只有通過新的課程標準的學習,才能了解本課程標的程標性質、基本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以及本課程的內(nèi)容標準、教學建議和評估建議等,只有了解了這些內(nèi)容,教師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指導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二、改進教學方法
教學的過程就是教與學的過程,它包含教與學的兩個方面,如何處理好教與學之間的關系,直接關系到歷史課的成功與否。教學方法的改進是學生歷史學習方法改進的前提,教學方法的改進是為學生學習方法的改進服務的,教法改進是手段,學法改進是目的和目標。在教學中逐步推進教學形式、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多樣化、現(xiàn)代化。
三、轉變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不改變,僅僅是內(nèi)容、手段、方法的先進,是不可能真正使素質教育進入歷史課堂的。比如,我們的許多教師現(xiàn)在已經(jīng)在課堂上使用了一些教學軟件,但其作用僅僅是輔助教師如何在課堂上講授,而較少考慮學生如何學的問題。這種多年來統(tǒng)治我們課堂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不轉變,歷史教學的現(xiàn)狀就不可能真正的改變。因此,我們一定要在先進的教育科學理論的指導下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交互性強、共享性好等特點,促進新型的教學模式的建構。
四、更多地關注學生歷史學習方式改變
課程改革的重點也是難點之一就是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長期以來,我們的學生采用以被動接受、死記硬背為基本特征的方式學習歷史。這種歷史學習方式消磨了廣大學生對歷史的興趣,影響了歷史學習的質量,嚴重制約了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形成和發(fā)展。歷史教師要改變教學觀念,在教學中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和促進學生將傳統(tǒng)的歷史學習方式轉變?yōu)榭茖W的新型的歷史學習方式,實現(xiàn)歷史學習方式的根本變革。努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并形成習慣,使學生的主動性得到充分地發(fā)揮。
高中歷史培訓心得體會4
一、高中歷史二期課改教材的特點:
以文明史為線索,以主題史為單元,就是所謂的“主題式文明史”有利于更集中地呈現(xiàn)人類社會文明發(fā)展的內(nèi)容、特征及其過程。
(1)文明指的是社會進步的狀態(tài),它與野蠻相對而言,是指具有進步價值取向的人類求生存求發(fā)展的創(chuàng)造活動過程和成果。包括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等。
(2)文明有哪些標志?
《全球通史》中解釋:文明的特征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確立的國家的政治權利、納貢或稅收、文字、社會分化為階級或等級、巨大的建筑、各種專門的藝術和科學等。但是并非所有的文明都具備這一切特征。我國史學界通常認為文明的內(nèi)涵由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等方面組成。所以本書的第一大主題下的文明社會的標志“金屬工具”“文字”“國家”就是圍繞以上三個方面展開。
為了避免與初中歷史的簡單重復。在一期課改的教材中,初一學習中國古代史,初二學習世界古代史,初三學習近代史。到了高中又重新學習中外近代史至當代史。造成了通史的重復。二期課改教材就避免了類似的問題。
強調(diào)文明發(fā)展的多樣性和文明的交流,也符合和平、發(fā)展、協(xié)作、競爭和發(fā)揚人文精神的時代潮流,符合二期課改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強調(diào)科學、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全面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國際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要求。比較注意吸收國內(nèi)國外史學界的新成果,重視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發(fā)展,重視社會的演進和我們身邊的歷史。再現(xiàn)一種民眾史、社會史、生活史。這樣從而激發(fā)學生對歷史的興趣,引發(fā)學生在學習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學習高一歷史應注意的幾點原則:
1、理解本課內(nèi)容在人類文明發(fā)展中的地位,緊扣文明史的主線索。強調(diào)從歷史中了解我們?nèi)祟愖陨淼陌l(fā)展,強調(diào)吸取在全人類意義上各種思維方式,行為模式等方面的經(jīng)驗教訓與智慧。
2、文明是如何在各個歷史側面繼承發(fā)展的?如建筑、飲食是如何一步步發(fā)展而來,從而對我們今天的生活產(chǎn)生了怎樣的影響?體現(xiàn)文明的細部演進痕跡,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和探究興趣。
3、注意了解各時期、各區(qū)域的文明有什么特點,這些特點是怎樣形成的。
4、注意了解人類通過交往,各區(qū)域文明是怎樣影響、變化、發(fā)展與相互競爭,以開闊胸懷和視野,提高歷史意識和國際意識。
三、新教材存在的問題,主要是:
1、新教材內(nèi)容多,容量大,課堂教學處理困難。
2、以主題史的方式學習,時間和空間的跨度大,而學生的歷史基礎知識普遍較差,這給高中教學帶來很大的壓力。
3、新教材要求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要掌握大量的史料,必須收集整理有關資料,而學生的課業(yè)負擔比較重,時間很有限,上網(wǎng)查閱的條件不具備。
四、問題解決辦法:
1、面對新教材內(nèi)容多,容量大的情形,教師必須在備課這一環(huán)節(jié)上狠下功夫,備好每一節(jié)課,在課堂上精講精練,提高課堂效率。
2、面對新教材突出專題和探究式的學習,要求學生知識面要寬,要學會收集、積累知識,建議學校的圖書館對學生開放,校園網(wǎng)絡也應該定時對學生開放,同時建立班級圖書角。
3、針對部分學生的基礎較差的情況,可以有選擇性地對學生進行補習和輔導。成立歷史興趣小組,豐富學生的歷史文化知識。
五、對教師的要求
當然,新教材的優(yōu)勢得以充分體現(xiàn),對我們老師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1、提高信息素養(yǎng)刻不容緩。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和廣泛應用改變著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xiàn)代是教育實現(xiàn)跨越式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必須要在教學中廣泛應用信息技術,把信息技術教育融合在各學科之中,從而才能達到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目的。新教材迫切要求我們創(chuàng)造條件盡可能多地改進和更新課堂教學手段,充分利用影視、電腦等先進的電化教學手段和技術,以增加課堂教學的信息量,增強歷史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生動性。這無疑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提高了,才能在教學中把最新最前沿的東西傳給學生,也才能用學生樂于接受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作為一名老師,還應該清醒認識到,信息時代相對學生來說,教師并沒有必然優(yōu)勢,所以,教師自身信息素養(yǎng)的提高已經(jīng)時不我待。
2、更新教學理念乃當務之急。新教材要求教師首先要正確理解“智育”的含義,它不僅是指知識,還應該包括方法,技能,能力。真正明白在電腦已可代替人腦來儲存大量信息的時代,歷史教學應該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而決不是大量史實的記憶,歷史教學不僅只是傳授基本的歷史知識,還應該教會學生掌握認識歷史知識過程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學生用歷史意識考察社會和認識社會的能力,用歷史智慧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在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方面,又要特別重視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其次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民主平等的師生觀,不能認為課堂教學中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教育,教師是權威,神圣不可侵犯,應該認識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學生的成長主要依靠自己的主動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在于啟發(fā)、引導和幫助學生,在于如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
3、更新專業(yè)知識是時代的要求。現(xiàn)代社會是知識爆炸的時代,現(xiàn)代社會是學習的社會,隨著新教材走進學生觀念中的“要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必須要有一桶水”是遠遠不夠的,今天的學生從影視等各種媒體中獲得的正確或錯誤的信息實在太多,若老師死守有限且過時的知識,要想在素質教育的高標準嚴要求下,面對現(xiàn)在的學生群體,欲自如地為人師表,實在是勉為其難的。
新教材不僅改變學生的學習生活,也將改變教師的教育教學生活,教師將在新課程實施中實現(xiàn)自身發(fā)展,教師的發(fā)展又將構成新教材實施的條件。如果我們不更新自己的知識和理念,那么教給學生的也必然跟不上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我們必須要不斷提高和學習,做到終身學習。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把最前沿的知識傳給學生,也才能為學生樂于接受。
高中歷史培訓心得體會5
這次我十分有幸參加了為期三天的____省歷史骨干教師培訓。這對我來說真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可以讓我這樣一個年輕教師有幸聆聽專家、教授及杰出同行們的一些新觀點、新理念、新思路,這為我在今后的歷史教學中提供了很大的幫助與啟迪。亞里士多德有句名言:“告訴我的我會忘記,給我看的我會記住,讓我參與的我會理解。”的確,在這為期三天的培訓中,我收獲很大,真是不虛此行。
本次培訓形式豐富多樣,專家引領、同行探討、各抒己見,目的都是為了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高歷史教學質量,這對我們歷史教師來說是非常實際的問題。其中關于有效教學這一點的討論我映像尤為深刻。如何進行有效教學,我個人認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具備有效教學的理念。正如沈春華老師所說的,教師只有有了有效教學的理念,才是實現(xiàn)有效教學的關鍵。所謂有效教學,首先要關注學生,關注學生的進步與發(fā)展,離開了學就無所謂教。教師要有“生本”課堂的理念,在課堂上教師要時時與學生互動,這是符合新課程的要求的。其次,教師要運用一定的教學策略,使自己的課上得有趣味,有情理。
在教學的開頭通過一些設問引入正課,使學生產(chǎn)生認識沖突,有探索的欲望,在教學過程中要有跌宕起伏,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把淺顯的內(nèi)容設置成深層的設問,層層疊進,讓學生進行縱向、橫向的思考。在一堂課的結尾,教師可以留下一兩道問題,讓學生自己思考、體會,產(chǎn)生回味之美。
當然要進行有效教學必須緊扣課程目標,它是引領教學航向的航標燈,教師首先要深刻理解課程目標,根據(jù)課程目標的要求,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恰當?shù)倪m當?shù)倪\用歷史材料使學生對歷史問題產(chǎn)生思考與探究,使學生有所感、有所悟。那么如何來檢驗教學過程的有效性,我認為要使我們的教學具有可測性。例如我在一節(jié)課上只用35分鐘時間進行教學活動,而剩余的十分鐘時間是用來檢驗本堂課的教學目標是否到達??梢酝ㄟ^學生討論總結,做題等多種方式,然后進行查漏補缺。
總之,在我們的歷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緊扣課程目標,探究學情,以課本為依托,引學生有所思,有所議,給學生歷史感,還原到歷史當中,幫助學生提高歷史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分析歷史材料的方法、習慣和能力,這是歷史教師必須做的。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教學的有效性和持久性。
以上是本人在此次培訓中的一些感悟,不足之處,請給與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