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管理范文網(wǎng)
當前位置:工作總結 > 總結大全 > 總結范文

數(shù)學必修二總結(十六篇)

發(fā)布時間:2023-06-04 07:16:01 查看人數(shù):16

數(shù)學必修二總結

【第1篇 人教版高一數(shù)學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導語青春是一場遠行,回不去了。青春是一場相逢,忘不掉了。但青春卻留給我們最寶貴的友情。友情其實很簡單,只要那么一聲簡短的問候、一句輕輕的諒解、一份淡淡的惦記,就足矣。當我們在畢業(yè)季痛哭流涕地說出再見之后,請不要讓再見成了再也不見。這篇《人教版高一數(shù)學必修二知識點總結》是高一頻道為你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空間兩條直線只有三種位置關系:平行、相交、異面

1、按是否共面可分為兩類:

(1)共面:平行、相交

(2)異面:

異面直線的定義:不同在任何一個平面內(nèi)的兩條直線或既不平行也不相交。

異面直線判定定理:用平面內(nèi)一點與平面外一點的直線,與平面內(nèi)不經(jīng)過該點的直線是異面直線。

兩異面直線所成的角:范圍為(0°,90°)esp.空間向量法

兩異面直線間距離:公垂線段(有且只有一條)esp.空間向量法

2、若從有無公共點的角度看可分為兩類:

(1)有且僅有一個公共點——相交直線;(2)沒有公共點——平行或異面

直線和平面的位置關系:

直線和平面只有三種位置關系:在平面內(nèi)、與平面相交、與平面平行

①直線在平面內(nèi)——有無數(shù)個公共點

②直線和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個公共點

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平面的一條斜線和它在這個平面內(nèi)的射影所成的銳角。

空間向量法(找平面的法向量)

規(guī)定:a、直線與平面垂直時,所成的角為直角,b、直線與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內(nèi),所成的角為0°角

由此得直線和平面所成角的取值范圍為[0°,90°]

最小角定理:斜線與平面所成的角是斜線與該平面內(nèi)任一條直線所成角中的最小角

三垂線定理及逆定理:如果平面內(nèi)的一條直線,與這個平面的一條斜線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與這條斜線垂直

直線和平面垂直

直線和平面垂直的定義:如果一條直線a和一個平面內(nèi)的任意一條直線都垂直,我們就說直線a和平面互相垂直.直線a叫做平面的垂線,平面叫做直線a的垂面。

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內(nèi)的兩條相交直線都垂直,那么這條直線垂直于這個平面。

直線與平面垂直的性質定理:如果兩條直線同垂直于一個平面,那么這兩條直線平行。③直線和平面平行——沒有公共點

直線和平面平行的定義: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沒有公共點,那么我們就說這條直線和這個平面平行。

直線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條直線和這個平面內(nèi)的一條直線平行,那么這條直線和這個平面平行。

直線和平面平行的性質定理: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平行,經(jīng)過這條直線的平面和這個平面相交,那么這條直線和交線平行。

多面體

1、棱柱

棱柱的定義:有兩個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邊形,并且每兩個四邊形的公共邊都互相平行,這些面圍成的幾何體叫做棱柱。

棱柱的性質

(1)側棱都相等,側面是平行四邊形

(2)兩個底面與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全等的多邊形

(3)過不相鄰的兩條側棱的截面(對角面)是平行四邊形

2、棱錐

棱錐的定義:有一個面是多邊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個公共頂點的三角形,這些面圍成的幾何體叫做棱錐

棱錐的性質:

(1)側棱交于一點。側面都是三角形

(2)平行于底面的截面與底面是相似的多邊形。且其面積比等于截得的棱錐的高與遠棱錐高的比的平方

3、正棱錐

正棱錐的定義:如果一個棱錐底面是正多邊形,并且頂點在底面內(nèi)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這樣的棱錐叫做正棱錐。

正棱錐的性質:

(1)各側棱交于一點且相等,各側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各等腰三角形底邊上的高相等,它叫做正棱錐的斜高。

(3)多個特殊的直角三角形

a、相鄰兩側棱互相垂直的正三棱錐,由三垂線定理可得頂點在底面的射影為底面三角形的垂心。

b、四面體中有三對異面直線,若有兩對互相垂直,則可得第三對也互相垂直。且頂點在底面的射影為底面三角形的垂心。

兩個平面的位置關系

(1)兩個平面互相平行的定義:空間兩平面沒有公共點

(2)兩個平面的位置關系:

兩個平面平行-----沒有公共點;兩個平面相交-----有一條公共直線。

a、平行

兩個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一個平面內(nèi)有兩條相交直線都平行于另一個平面,那么這兩個平面平行。

兩個平面平行的性質定理:如果兩個平行平面同時和第三個平面相交,那么交線平行。b、相交

二面角

(1)半平面:平面內(nèi)的一條直線把這個平面分成兩個部分,其中每一個部分叫做半平面。

(2)二面角:從一條直線出發(fā)的兩個半平面所組成的圖形叫做二面角。二面角的取值范圍為[0°,180°]

(3)二面角的棱:這一條直線叫做二面角的棱。

(4)二面角的面:這兩個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5)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點為端點,在兩個面內(nèi)分別作垂直于棱的兩條射線,這兩條射線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6)直二面角: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做直二面角。

兩平面垂直

兩平面垂直的定義:兩平面相交,如果所成的角是直二面角,就說這兩個平面互相垂直。記為⊥

兩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個平面經(jīng)過另一個平面的一條垂線,那么這兩個平面互相垂直

兩個平面垂直的性質定理:如果兩個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個平

二面角求法:直接法(作出平面角)、三垂線定理及逆定理、面積射影定理、空間向量之法向量法(注意求出的角與所需要求的角之間的等補關系)。

【第2篇 高三數(shù)學必修二知識點總結:立體幾何初步

導語高三的日子是苦的,有剛入高三時的迷茫和壓抑,有成績失意時的沉默不語,有晚上奮戰(zhàn)到一兩點的精神肉體雙重壓力,也有在清晨凜冽的寒風中上學的艱苦經(jīng)歷。在奮筆疾書中得到知識的快樂,也是一種在巨大壓力下顯得茫然無助的痛苦。高三頻道為你整理《高三數(shù)學必修二知識點總結:立體幾何初步》希望對你有幫助!

1、柱、錐、臺、球的結構特征

(1)棱柱:

定義:有兩個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邊形,且每相鄰兩個四邊形的公共邊都互相平行,由這些面所圍成的幾何體。

分類:以底面多邊形的邊數(shù)作為分類的標準分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

表示:用各頂點字母,如五棱柱或用對角線的端點字母,如五棱柱

幾何特征:兩底面是對應邊平行的全等多邊形;側面、對角面都是平行四邊形;側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與底面全等的多邊形。

(2)棱錐

定義:有一個面是多邊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個公共頂點的三角形,由這些面所圍成的幾何體

分類:以底面多邊形的邊數(shù)作為分類的標準分為三棱錐、四棱錐、五棱錐等

表示:用各頂點字母,如五棱錐

幾何特征:側面、對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與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頂點到截面距離與高的比的平方。

(3)棱臺:

定義:用一個平行于棱錐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錐,截面和底面之間的部分

分類:以底面多邊形的邊數(shù)作為分類的標準分為三棱態(tài)、四棱臺、五棱臺等

表示:用各頂點字母,如五棱臺

幾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邊形②側面是梯形③側棱交于原棱錐的頂點

(4)圓柱:

定義:以矩形的一邊所在的直線為軸旋轉,其余三邊旋轉所成的曲面所圍成的幾何體

幾何特征:①底面是全等的圓;②母線與軸平行;③軸與底面圓的半徑垂直;④側面展開圖是一個矩形。

(5)圓錐:

定義: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條直角邊為旋轉軸,旋轉一周所成的曲面所圍成的幾何體

幾何特征:①底面是一個圓;②母線交于圓錐的頂點;③側面展開圖是一個扇形。

(6)圓臺:

定義:用一個平行于圓錐底面的平面去截圓錐,截面和底面之間的部分

幾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兩個圓;②側面母線交于原圓錐的頂點;③側面展開圖是一個弓形。

(7)球體:

定義:以半圓的直徑所在直線為旋轉軸,半圓面旋轉一周形成的幾何體

幾何特征:①球的截面是圓;②球面上任意一點到球心的距離等于半徑。

2、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

定義三視圖:正視圖(光線從幾何體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側視圖(從左向右)、俯視圖(從上向下)

注:正視圖反映了物體上下、左右的位置關系,即反映了物體的高度和長度;

俯視圖反映了物體左右、前后的位置關系,即反映了物體的長度和寬度;

側視圖反映了物體上下、前后的位置關系,即反映了物體的高度和寬度。

3、空間幾何體的直觀圖——斜二測畫法

斜二測畫法特點:①原來與_軸平行的線段仍然與_平行且長度不變;

②原來與y軸平行的線段仍然與y平行,長度為原來的一半。

4、柱體、錐體、臺體的表面積與體積

(1)幾何體的表面積為幾何體各個面的面積的和。

(2)特殊幾何體表面積公式(c為底面周長,h為高,為斜高,l為母線)

(3)柱體、錐體、臺體的體積公式

(4)球體的表面積和體積公式:v=;s=

5、空間點、直線、平面的位置關系

(1)平面

①平面的概念:a.描述性說明;b.平面是無限伸展的;

②平面的表示:通常用希臘字母α、β、γ表示,如平面α(通常寫在一個銳角內(nèi));也可以用兩個相對頂點的字母來表示,如平面bc。

③點與平面的關系:點a在平面內(nèi),記作;點不在平面內(nèi),記作

點與直線的關系:點a的直線l上,記作:a∈l;點a在直線l外,記作al;

直線與平面的關系:直線l在平面α內(nèi),記作lα;直線l不在平面α內(nèi),記作lα。

(2)公理1:如果一條直線的兩點在一個平面內(nèi),那么這條直線是所有的點都在這個平面內(nèi)。(即直線在平面內(nèi),或者平面經(jīng)過直線)

應用:檢驗桌面是否平;判斷直線是否在平面內(nèi)。用符號語言表示公理1:

(3)公理2:經(jīng)過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點,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推論:一直線和直線外一點確定一平面;兩相交直線確定一平面;兩平行直線確定一平面。

公理2及其推論作用:①它是空間內(nèi)確定平面的依據(jù)②它是證明平面重合的依據(jù)

(4)公理3:如果兩個不重合的平面有一個公共點,那么它們有且只有一條過該點的公共直線

符號:平面α和β相交,交線是a,記作α∩β=a。符號語言:

公理3的作用:①它是判定兩個平面相交的方法。

②它說明兩個平面的交線與兩個平面公共點之間的關系:交線公共點。

③它可以判斷點在直線上,即證若干個點共線的重要依據(jù)。

(5)公理4:平行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6)空間直線與直線之間的位置關系

①異面直線定義:不同在任何一個平面內(nèi)的兩條直線

②異面直線性質:既不平行,又不相交。

③異面直線判定:過平面外一點與平面內(nèi)一點的直線與平面內(nèi)不過該店的直線是異面直線

④異面直線所成角:直線a、b是異面直線,經(jīng)過空間任意一點o,分別引直線a’∥a,b’∥b,則把直線a’和b’所成的銳角(或直角)叫做異面直線a和b所成的角。兩條異面直線所成角的范圍是(0°,90°],若兩條異面直線所成的角是直角,我們就說這兩條異面直線互相垂直。

說明:(1)判定空間直線是異面直線方法:①根據(jù)異面直線的定義;②異面直線的判定定理

(2)在異面直線所成角定義中,空間一點o是任取的,而和點o的位置無關。

(3)求異面直線所成角步驟:

a、利用定義構造角,可固定一條,平移另一條,或兩條同時平移到某個特殊的位置,頂點選在特殊的位置上。

b、證明作出的角即為所求角

c、利用三角形來求角

(7)等角定理:如果一個角的兩邊和另一個角的兩邊分別平行,那么這兩角相等或互補。

(8)空間直線與平面之間的位置關系

直線在平面內(nèi)——有無數(shù)個公共點.

三種位置關系的符號表示:aαa∩α=aa∥α

(9)平面與平面之間的位置關系:平行——沒有公共點;α∥β相交——有一條公共直線。α∩β=b

6、空間中的平行問題

(1)直線與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質

線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條直線與此平面內(nèi)一條直線平行,則該直線與此平面平行。線線平行線面平行

線面平行的性質定理: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平行,經(jīng)過這條直線的平面和這個平面相交,那么這條直線和交線平行。

線面平行線線平行

(2)平面與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質

兩個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1)如果一個平面內(nèi)的兩條相交直線都平行于另一個平面,那么這兩個平面平行(線面平行→面面平行),

(2)如果在兩個平面內(nèi),各有兩組相交直線對應平行,那么這兩個平面平行。(線線平行→面面平行),

(3)垂直于同一條直線的兩個平面平行,

兩個平面平行的性質定理(1)如果兩個平面平行,那么某一個平面內(nèi)的直線與另一個平面平行。(面面平行→線面平行)

(2)如果兩個平行平面都和第三個平面相交,那么它們的交線平行。(面面平行→線線平行)

7、空間中的垂直問題

(1)線線、面面、線面垂直的定義

①兩條異面直線的垂直:如果兩條異面直線所成的角是直角,就說這兩條異面直線互相垂直。

②線面垂直: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內(nèi)的任何一條直線垂直,就說這條直線和這個平面垂直。

③平面和平面垂直:如果兩個平面相交,所成的二面角(從一條直線出發(fā)的兩個半平面所組成的圖形)是直二面角(平面角是直角),就說這兩個平面垂直。

(2)垂直關系的判定和性質定理

①線面垂直判定定理和性質定理

判定定理: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內(nèi)的兩條相交直線都垂直,那么這條直線垂直這個平面。

性質定理:如果兩條直線同垂直于一個平面,那么這兩條直線平行。

②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質定理

判定定理:如果一個平面經(jīng)過另一個平面的一條垂線,那么這兩個平面互相垂直。

性質定理:如果兩個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個平面內(nèi)垂直于他們的交線的直線垂直于另一個平面。

8、空間角問題

(1)直線與直線所成的角

①兩平行直線所成的角:規(guī)定為。

②兩條相交直線所成的角:兩條直線相交其中不大于直角的角,叫這兩條直線所成的角。

③兩條異面直線所成的角:過空間任意一點o,分別作與兩條異面直線a,b平行的直線,形成兩條相交直線,這兩條相交直線所成的不大于直角的角叫做兩條異面直線所成的角。

(2)直線和平面所成的角

①平面的平行線與平面所成的角:規(guī)定為。

②平面的垂線與平面所成的角:規(guī)定為。

③平面的斜線與平面所成的角:平面的一條斜線和它在平面內(nèi)的射影所成的銳角,叫做這條直線和這個平面所成的角。

求斜線與平面所成角的思路類似于求異面直線所成角:“一作,二證,三計算”。

在“作角”時依定義關鍵作射影,由射影定義知關鍵在于斜線上一點到面的垂線,

解題時,注意挖掘題設中兩個信息:(1)斜線上一點到面的垂線;(2)過斜線上的一點或過斜線的平面與已知面垂直,由面面垂直性質易得垂線。

(3)二面角和二面角的平面角

①二面角的定義:從一條直線出發(fā)的兩個半平面所組成的圖形叫做二面角,這條直線叫做二面角的棱,這兩個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②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點為頂點,在兩個面內(nèi)分別作垂直于棱的兩條射線,這兩條射線所成的角叫二面角的平面角。

③直二面角: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直二面角。兩相交平面如果所組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那么這兩個平面垂直;反過來,如果兩個平面垂直,那么所成的二面角為直二面角

④求二面角的方法

定義法:在棱上選擇有關點,過這個點分別在兩個面內(nèi)作垂直于棱的射線得到平面角

垂面法:已知二面角內(nèi)一點到兩個面的垂線時,過兩垂線作平面與兩個面的交線所成的角為二面角的平面角

9、空間直角坐標系

(1)定義:如圖,是單位正方體.以a為原點,分別以od,o,ob的方向為正方向,

建立三條數(shù)軸。這時建立了一個空間直角坐標系o_yz.

1)o叫做坐標原點2)_軸,y軸,z軸叫做坐標軸.3)過每兩個坐標軸的平面叫做坐標面。

(2)右手表示法:令右手大拇指、食指和中指相互垂直時,可能形成的位置。大拇指指向為_軸正方向,食指指向為y軸正向,中指指向則為z軸正向,這樣也可以決定三軸間的相位置。

(3)任意點坐標表示:空間一點m的坐標可以用有序實數(shù)組來表示,有序實數(shù)組叫做點m在此空間直角坐標系中的坐標,記作(_叫做點m的橫坐標,y叫做點m的縱坐標,z叫做點m的豎坐標)

(4)空間兩點距離坐標公式

【第3篇 高一數(shù)學必修二基礎知識點總結

1、柱、錐、臺、球的結構特征

(1)棱柱:

定義:有兩個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邊形,且每相鄰兩個四邊形的公共邊都互相平行,由這些面所圍成的幾何體。

分類:以底面多邊形的邊數(shù)作為分類的標準分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

表示:用各頂點字母,如五棱柱或用對角線的端點字母,如五棱柱

幾何特征:兩底面是對應邊平行的全等多邊形;側面、對角面都是平行四邊形;側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與底面全等的多邊形。

(2)棱錐

定義:有一個面是多邊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個公共頂點的三角形,由這些面所圍成的幾何體

分類:以底面多邊形的邊數(shù)作為分類的標準分為三棱錐、四棱錐、五棱錐等

表示:用各頂點字母,如五棱錐

幾何特征:側面、對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與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頂點到截面距離與高的比的平方。

(3)棱臺:

定義:用一個平行于棱錐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錐,截面和底面之間的部分

分類:以底面多邊形的邊數(shù)作為分類的標準分為三棱態(tài)、四棱臺、五棱臺等

表示:用各頂點字母,如五棱臺

幾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邊形②側面是梯形③側棱交于原棱錐的頂點

(4)圓柱:

定義:以矩形的一邊所在的直線為軸旋轉,其余三邊旋轉所成的曲面所圍成的幾何體

幾何特征:①底面是全等的圓;②母線與軸平行;③軸與底面圓的半徑垂直;④側面展開圖是一個矩形。

(5)圓錐:

定義: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條直角邊為旋轉軸,旋轉一周所成的曲面所圍成的幾何體

幾何特征:①底面是一個圓;②母線交于圓錐的頂點;③側面展開圖是一個扇形。

(6)圓臺:

定義:用一個平行于圓錐底面的平面去截圓錐,截面和底面之間的部分

幾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兩個圓;②側面母線交于原圓錐的頂點;③側面展開圖是一個弓形。

(7)球體:

定義:以半圓的直徑所在直線為旋轉軸,半圓面旋轉一周形成的幾何體

幾何特征:①球的截面是圓;②球面上任意一點到球心的距離等于半徑。

2、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

定義三視圖:正視圖(光線從幾何體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側視圖(從左向右)、俯視圖(從上向下)

注:正視圖反映了物體上下、左右的位置關系,即反映了物體的高度和長度;

俯視圖反映了物體左右、前后的位置關系,即反映了物體的長度和寬度;

側視圖反映了物體上下、前后的位置關系,即反映了物體的高度和寬度。

3、空間幾何體的直觀圖——斜二測畫法

斜二測畫法特點:①原來與_軸平行的線段仍然與_平行且長度不變;②原來與y軸平行的線段仍然與y平行,長度為原來的一半。

【第4篇 高一數(shù)學必修二各章知識點總結

導語如果把高中三年去挑戰(zhàn)高考看作一次越野長跑的話,那么高中二年級是這個長跑的中段。與起點相比,它少了許多的鼓勵、期待,與終點相比,它少了許多的掌聲、加油聲。它是孤身奮斗的階段,是一個耐力、意志、自控力比拚的階段。但它同時是一個厚實莊重的階段,這個時期形成的優(yōu)勢有實力。高二頻道為你整理了《高一數(shù)學必修二各章知識點總結》,學習路上,為你加油!

第一章空間幾何體

1.1空間幾何體的結構

1.2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和直觀圖

閱讀與思考畫法幾何與蒙日

1.3空間幾何體的表面積與體積

探究與發(fā)現(xiàn)祖暅原理與柱體、椎體、球體的體積

實習作業(yè)

小結

復習參考題

第二章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系

2.1空間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系

2.2直線、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質

2.3直線、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質

閱讀與思考歐幾里得《原本》與公理化方法

小結

復習參考題

第三章直線與方程

3.1直線的傾斜角與斜率

探究與發(fā)現(xiàn)魔術師的地毯

3.2直線的方程

3.3直線的交點坐標與距離公式

閱讀與思考笛卡兒與解析幾何

小結

復習參考題

第四章圓與方程

4.1圓的方程

閱讀與思考坐標法與機器證明

4.2直線、圓的位置關系

4.3空間直角坐標系

信息技術應用用《幾何畫板》探究點的軌跡:圓

小結

復習參考題

函數(shù)知識點

一、定義與定義式:

自變量_和因變量y有如下關系:

y=k_+b

則此時稱y是_的一次函數(shù)。

特別地,當b=0時,y是_的正比例函數(shù)。

即:y=k_(k為常數(shù),k≠0)

二、一次函數(shù)的性質:

1.y的變化值與對應的_的變化值成正比例,比值為k

即:y=k_+b(k為任意不為零的實數(shù)b取任何實數(shù))

2.當_=0時,b為函數(shù)在y軸上的截距。

三、一次函數(shù)的圖像及性質:

1.作法與圖形:通過如下3個步驟

(1)列表;

(2)描點;

(3)連線,可以作出一次函數(shù)的圖像——一條直線。因此,作一次函數(shù)的圖像只需知道2點,并連成直線即可。(通常找函數(shù)圖像與_軸和y軸的交點)

2.性質:(1)在一次函數(shù)上的任意一點p(_,y),都滿足等式:y=k_+b。(2)一次函數(shù)與y軸交點的坐標總是(0,b),與_軸總是交于(-b/k,0)正比例函數(shù)的圖像總是過原點。

3.k,b與函數(shù)圖像所在象限:

當k>0時,直線必通過一、三象限,y隨_的增大而增大;

當k<0時,直線必通過二、四象限,y隨_的增大而減小。

當b>0時,直線必通過一、二象限;

當b=0時,直線通過原點

當b<0時,直線必通過三、四象限。

特別地,當b=o時,直線通過原點o(0,0)表示的是正比例函數(shù)的圖像。

這時,當k>0時,直線只通過一、三象限;當k<0時,直線只通過二、四象限。

四、確定一次函數(shù)的表達式:

已知點a(_1,y1);b(_2,y2),請確定過點a、b的一次函數(shù)的表達式。

(1)設一次函數(shù)的表達式(也叫解析式)為y=k_+b。

(2)因為在一次函數(shù)上的任意一點p(_,y),都滿足等式y(tǒng)=k_+b。所以可以列出2個方程:y1=k_1+b……①和y2=k_2+b……②

(3)解這個二元一次方程,得到k,b的值。

(4)最后得到一次函數(shù)的表達式。

五、一次函數(shù)在生活中的應用:

1.當時間t一定,距離s是速度v的一次函數(shù)。s=vt。

2.當水池抽水速度f一定,水池中水量g是抽水時間t的一次函數(shù)。設水池中原有水量s。g=s-ft。

六、常用公式:(不全,希望有人補充)

1.求函數(shù)圖像的k值:(y1-y2)/(_1-_2)

2.求與_軸平行線段的中點:|_1-_2|/2

3.求與y軸平行線段的中點:|y1-y2|/2

4.求任意線段的長:√(_1-_2)^2+(y1-y2)^2(注:根號下(_1-_2)與(y1-y2)的平方和)

【第5篇 2023年高一數(shù)學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一、直線與方程

(1)直線的傾斜角

定義:_軸正向與直線向上方向之間所成的角叫直線的傾斜角。特別地,當直線與_軸平行或重合時,我們規(guī)定它的傾斜角為0度。因此,傾斜角的取值范圍是0°≤α<180° (2)直線的斜率

①定義:傾斜角不是90°的直線,它的傾斜角的正切叫做這條直線的斜率。直線的斜率常用k表示。即k?tan?。斜率反映直線與軸的傾斜程度。

當???0?,90??時,k?0; 當???90?,180??時,k?0; 當??90?時,k不存在。

y?y1

(_1?_2) ②過兩點的直線的斜率公式:k?2

_2?_1注意下面四點:(1)當_1?_2時,公式右邊無意義,直線的斜率不存在,傾斜角為90°; (2)k與p1、p2的順序無關;(3)以后求斜率可不通過傾斜角而由直線上兩點的坐標直接求得;

(4)求直線的傾斜角可由直線上兩點的坐標先求斜率得到。 (3)直線方程

①點斜式:y?y1?k(_?_1)直線斜率k,且過點?_1,y1?

注意:當直線的斜率為0°時,k=0,直線的方程是y=y1。

當直線的斜率為90°時,直線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點斜式表示.但因l上每一點的橫坐標都等于_1,所以它的方程是_=_1。

②斜截式:y?k_?b,直線斜率為k,直線在y軸上的截距為b ③兩點式:④截矩式:

y?y1y2?y1

_a?y

?

_?_1_2?_1

(_1?_2,y1?y2)直線兩點?_1,y1?,?_2,y2?

?1 b

其中直線l與_軸交于點(a,0),與y軸交于點(0,b),即l與_軸、y軸的截距分別為a,b。

⑤一般式:a_?by?c?0(a,b不全為0)

1各式的適用范圍 ○2特殊的方程如: 注意:○

平行于_軸的直線:y?b(b為常數(shù)); 平行于y軸的直線:_?a(a為常數(shù)); (5)直線系方程:即具有某一共同性質的直線 (一)平行直線系

平行于已知直線a0_?b0y?c0?0(a0,b0是不全為0的常數(shù))的直線系:

a0_?b0y?c?0(c為常數(shù))

(二)過定點的直線系

(?。┬甭蕿閗的直線系:y?y0?k?_?_0?,直線過定點?_0,y0?;

(ⅱ)過兩條直線l1:a1_?b1y?c1?0,l2:a2_?b2y?c2?0的交點的直線系方程為

,其中直線l2不在直線系中。 ?a1_?b1y?c1????a2_?b2y?c2??0(?為參數(shù))(6)兩直線平行與垂直當l1:y?k1_?b1,l2:y?k2_?b2時, l1//l2?k1?k2,b1?b2;l1?l2?k1k2??1

注意:利用斜率判斷直線的平行與垂直時,要注意斜率的存在與否。 (7)兩條直線的交點

l1:a1_?b1y?c1?0 l2:a2_?b2y?c2?0相交 交點坐標即方程組??

a1_?b1y?c1?0

的一組解。

?a2_?b2y?c2?0

方程組無解?l1//l2 ; 方程組有無數(shù)解?l1與l2重合 (8)兩點間距離公式:設a(_1,y1),b是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兩個點,

(_2,y2)

則|ab|?

(9)點到直線距離公式:一點p?_0,y0?到直線l1:a_?by?c?0的距離d(10)兩平行直線距離公式

在任一直線上任取一點,再轉化為點到直線的距離進行求解。

?

a_0?by0?c

a?b

2

2

二、圓的方程

1、圓的定義:平面內(nèi)到一定點的距離等于定長的點的集合叫圓,定點為圓心,定長為圓的

半徑。

2、圓的方程

(1)標準方程?_?a???y?b??r2,圓心?a,b?,半徑為r;

2

2

(2)一般方程_2?y2?d_?ey?f?0 當d?e

22

2

?4f?0時,方程表示圓,此時圓心為?

??

?

2

2

d2

,?

1e?,半徑為r??

22?

d

2

?e

2

?4f

當d?e?4f?0時,表示一個點; 當d?e?4f?0時,方程不表示任何圖

形。

(3)求圓方程的方法: 一般都采用待定系數(shù)法:先設后求。確定一個圓需要三個獨立條件,若利用圓的標準方程, 需求出a,b,r;若利用一般方程,需要求出d,e,f;

另外要注意多利用圓的幾何性質:如弦的中垂線必經(jīng)過原點,以此來確定圓心的位置。 3、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

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有相離,相切,相交三種情況,基本上由下列兩種方法判斷:

(1)設直線l:a_?by?c?0,圓c:?_?a?2??y?b?2?r2,圓心c?a,b?到l的距離為

d?

aa?bb?ca?b

2

2

2

,則有d?r?l與c相離;d?r?l與c相切;d?r?l與c相交

2

2

(2)設直線l:a_?by?c?0,圓c:?_?a???y?b??r2,先將方程聯(lián)立消元,得到一個一元二次方程之后,令其中的判別式為?,則有

??0?l與c相離;??0?l與c相切;??0?l與c相交

2

注:如果圓心的位置在原點,可使用公式__0?yy0?r去解直線與圓相切的問題,其中?_0,y0?表示切點坐標,r表示半徑。

(3)過圓上一點的切線方程:

22

①圓_2+y2=r,圓上一點為(_0,y0),則過此點的切線方程為__0?yy0?r (課本命題).

2222

②圓(_-a)+(y-b)=r,圓上一點為(_0,y0),則過此點的切線方程為(_0-a)(_-a)+(y0-b)(y-b)= r (課本命題的推廣).4、圓與圓的位置關系:通過兩圓半徑的和(差),與圓心距(d)之間的大小比較來確定。 設圓c1:?_?a1?2??y?b1?2?r2,c2:?_?a2?2??y?b2?2?r2 兩圓的位置關系常通過兩圓半徑的和(差),與圓心距(d)之間的大小比較來確定。 當d?r?r時兩圓外離,此時有公切線四條;

當d?r?r時兩圓外切,連心線過切點,有外公切線兩條,內(nèi)公切線一條; 當r?r?d?r?r時兩圓相交,連心線垂直平分公共弦,有兩條外公切線; 當d?r?r時,兩圓內(nèi)切,連心線經(jīng)過切點,只有一條公切線; 當d?r?r時,兩圓內(nèi)含; 當d?0時,為同心圓。

三、立體幾何初步

1、柱、錐、臺、球的結構特征

(1)棱柱:定義:有兩個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邊形,且每相鄰兩個四邊形的公共

邊都互相平行,由這些面所圍成的幾何體。

分類:以底面多邊形的邊數(shù)作為分類的標準分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

表示:用各頂點字母,如五棱柱abcde?a'b'c'd'e'或用對角線的端點字母,如五棱柱

'ad

幾何特征:兩底面是對應邊平行的全等多邊形;側面、對角面都是平行四邊形;側棱平行且

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與底面全等的多邊形。

(2)棱錐

定義:有一個面是多邊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個公共頂點的三角形,由這些面所圍成的幾何體

分類:以底面多邊形的邊數(shù)作為分類的標準分為三棱錐、四棱錐、五棱錐等

表示:用各頂點字母,如五棱錐p?abcde

幾何特征:側面、對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與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頂點到

截面距離與高的比的平方。

(3)棱臺:定義:用一個平行于棱錐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錐,截面和底面之間的部分 分類:以底面多邊形的邊數(shù)作為分類的標準分為三棱態(tài)、四棱臺、五棱臺等

'''''

表示:用各頂點字母,如五棱臺p?abcde

幾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邊形 ②側面是梯形 ③側棱交于原棱錐的頂點 (4)圓柱:定義:以矩形的一邊所在的直線為軸旋轉,其余三邊旋轉所成的曲面所圍成的幾何體

幾何特征:①底面是全等的圓;②母線與軸平行;③軸與底面圓的半徑垂直;④側面展開圖

是一個矩形。

(5)圓錐:定義: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條直角邊為旋轉軸,旋轉一周所成的曲面所圍成的幾何

'

'

'

'

'

第3 / 7頁

幾何特征:①底面是一個圓;②母線交于圓錐的頂點;③側面展開圖是一個扇形。 (6)圓臺:定義:用一個平行于圓錐底面的平面去截圓錐,截面和底面之間的部分 幾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兩個圓;②側面母線交于原圓錐的頂點;③側面展開圖是一個弓形。 (7)球體:定義:以半圓的直徑所在直線為旋轉軸,半圓面旋轉一周形成的幾何體 幾何特征:①球的截面是圓;②球面上任意一點到球心的距離等于半徑。 2、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

定義三視圖:正視圖(光線從幾何體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側視圖(從左向右)、 俯視圖(從上向下)

注:正視圖反映了物體上下、左右的位置關系,即反映了物體的高度和長度; 俯視圖反映了物體左右、前后的位置關系,即反映了物體的長度和寬度;

側視圖反映了物體上下、前后的位置關系,即反映了物體的高度和寬度。

3、空間幾何體的直觀圖——斜二測畫法

斜二測畫法特點:①原來與_軸平行的線段仍然與_平行且長度不變;

②原來與y軸平行的線段仍然與y平行,長度為原來的一半。

4、柱體、錐體、臺體的表面積與體積

(1)幾何體的表面積為幾何體各個面的面積的和。

(2)特殊幾何體表面積公式(c為底面周長,h為高,h為斜高,l為母線)

'

s直棱柱側面積

s正棱臺側面積

?12

?ch s圓柱側?2?rh s正棱錐側面積

(c1?c2)h' s圓臺側面積?(r?r)?l

?

12

ch' s圓錐側面積

??rl

s圓柱表?2?r?r?l? s圓錐表??r?r?l? s圓臺表???r2?rl?rl?r2?

(3)柱體、錐體、臺體的體積公式 ??v柱?sh v圓柱?sh

v臺

?

13(s?

'

2

1

r h v錐?sh v圓錐?1?r2h

3

3

s)h v圓臺?

13

(s?

'

s)h?

13

?(r?rr?r)h

22

(4)球體的表面積和體積公式:v球4、空間點、直線、平面的位置關系

=

43

?r

3

; s

球面

=4?r2

第4 / 7頁

(1)平面

① 平面的概念: a.描述性說明; b.平面是無限伸展的;

② 平面的表示:通常用希臘字母α、β、γ表示,如平面α(通常寫在一個銳角內(nèi));

也可以用兩個相對頂點的字母來表示,如平面bc。

③ 點與平面的關系:點a在平面?內(nèi),記作a??;點a不在平面?內(nèi),記作a?? 點與直線的關系:點a的直線l上,記作:a∈l; 點a在直線l外,記作a?l;

直線與平面的關系:直線l在平面α內(nèi),記作l?α;直線l不在平面α內(nèi),記作l?α。 (2)公理1:如果一條直線的兩點在一個平面內(nèi),那么這條直線是所有的點都在這個平面內(nèi)。

(即直線在平面內(nèi),或者平面經(jīng)過直線)

應用:檢驗桌面是否平; 判斷直線是否在平面內(nèi)

用符號語言表示公理1:a?l,b?l,a??,b???l?? (3)公理2:經(jīng)過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點,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推論:一直線和直線外一點確定一平面;兩相交直線確定一平面;兩平行直線確定一平面。

公理2及其推論作用:①它是空間內(nèi)確定平面的依據(jù) ②它是證明平面重合的依據(jù) (4)公理3:如果兩個不重合的平面有一個公共點,那么它們有且只有一條過該點的公共直線

符號:平面α和β相交,交線是a,記作α∩β=a。

符號語言:p?a?b?a?b?l,p?l 公理3的作用:

①它是判定兩個平面相交的方法。

②它說明兩個平面的交線與兩個平面公共點之間的關系:交線公共點。 ③它可以判斷點在直線上,即證若干個點共線的重要依據(jù)。 (5)公理4:平行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6)空間直線與直線之間的位置關系

① 異面直線定義:不同在任何一個平面內(nèi)的兩條直線 ② 異面直線性質:既不平行,又不相交。

③ 異面直線判定:過平面外一點與平面內(nèi)一點的直線與平面內(nèi)不過該店的直線是異面直線 ④ 異面直線所成角:直線a、b是異面直線,經(jīng)過空間任意一點o,分別引直線a’∥a,b’∥b,則把直線a’和b’所成的銳角(或直角)叫做異面直線a和b所成的角。兩條異面直線所成角的范圍是(0°,90°],若兩條異面直線所成的角是直角,我們就說這兩條異面直線互相垂直。 說明:(1)判定空間直線是異面直線方法:①根據(jù)異面直線的定義;②異面直線的判定定理 (2)在異面直線所成角定義中,空間一點o是任取的,而和點o的位置無關。 ②求異面直線所成角步驟:

a、利用定義構造角,可固定一條,平移另一條,或兩條同時平移到某個特殊的位置,頂點選在特殊的位置上。 b、證明作出的角即為所求角 c、利用三角形來求角

(7)等角定理:如果一個角的兩邊和另一個角的兩邊分別平行,那么這兩角相等或互補。 (8)空間直線與平面之間的位置關系

直線在平面內(nèi)——有無數(shù)個公共點.

第5 / 7頁

三種位置關系的符號表示:a?α a∩α=a a∥α

(9)平面與平面之間的位置關系:平行——沒有公共點;α∥β

相交——有一條公共直線。α∩β=b

5、空間中的平行問題

(1)直線與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質

線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條直線與此平面內(nèi)一條直線平行,則該直線與此平面平行。

線線平行?線面平行

線面平行的性質定理: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平行,經(jīng)過這條直線的平面和這個平面相交,

那么這條直線和交線平行。線面平行?線線平行

(2)平面與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質 兩個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1)如果一個平面內(nèi)的兩條相交直線都平行于另一個平面,那么這兩個平面平行

(線面平行→面面平行),

(2)如果在兩個平面內(nèi),各有兩組相交直線對應平行,那么這兩個平面平行。 (線線平行→面面平行),

(3)垂直于同一條直線的兩個平面平行, 兩個平面平行的性質定理

(1)如果兩個平面平行,那么某一個平面內(nèi)的直線與另一個平面平行。(面面平行→線面平行) (2)如果兩個平行平面都和第三個平面相交,那么它們的交線平行。(面面平行→線線平行) 7、空間中的垂直問題

(1)線線、面面、線面垂直的定義 ①兩條異面直線的垂直:如果兩條異面直線所成的角是直角,就說這兩條異面直線互相垂直。 ②線面垂直: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內(nèi)的任何一條直線垂直,就說這條直線和這個平面垂直。

③平面和平面垂直:如果兩個平面相交,所成的二面角(從一條直線出發(fā)的兩個半平面所組成的圖形)是直二面角(平面角是直角),就說這兩個平面垂直。 (2)垂直關系的判定和性質定理 ①線面垂直判定定理和性質定理 判定定理: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內(nèi)的兩條相交直線都垂直,那么這條直線垂直這個平面。 性質定理:如果兩條直線同垂直于一個平面,那么這兩條直線平行。 ②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質定理

判定定理:如果一個平面經(jīng)過另一個平面的一條垂線,那么這兩個平面互相垂直。 性質定理:如果兩個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個平面內(nèi)垂直于他們的交線的直線垂直于另一個平面。

9、空間角問題

(1)直線與直線所成的角

①兩平行直線所成的角:規(guī)定為0?。

②兩條相交直線所成的角:兩條直線相交其中不大于直角的角,叫這兩條直線所成的角。 ③兩條異面直線所成的角:過空間任意一點o,分別作與兩條異面直線a,b平行的直線a?,b?,形成兩條相交直線,這兩條相交直線所成的不大于直角的角叫做兩條異面直線所成的角。

(2)直線和平面所成的角

??

①平面的平行線與平面所成的角:規(guī)定為0。 ②平面的垂線與平面所成的角:規(guī)定為90。 ③平面的斜線與平面所成的角:平面的一條斜線和它在平面內(nèi)的射影所成的銳角,叫做這條直線和這個平面所成的角。

第6 / 7頁

在“作角”時依定義關鍵作射影,由射影定義知關鍵在于斜線上一點到面的垂線, 在解題時,注意挖掘題設中兩個主要信息:(1)斜線上一點到面的垂線;(2)過斜線上的一點或過斜線的平面與已知面垂直,由面面垂直性質易得垂線。 (3)二面角和二面角的平面角 ①二面角的定義:從一條直線出發(fā)的兩個半平面所組成的圖形叫做二面角,這條直線叫做二面角的棱,這兩個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②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點為頂點,在兩個面內(nèi)分別作垂直于棱的兩條射.....線,這兩條射線所成的角叫二面角的平面角。 ③直二面角: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直二面角。

兩相交平面如果所組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那么這兩個平面垂直;反過來,如果兩個平面垂直,那么所成的二面角為直二面角 ④求二面角的方法

定義法:在棱上選擇有關點,過這個點分別在兩個面內(nèi)作垂直于棱的射線得到平面角 垂面法:已知二面角內(nèi)一點到兩個面的垂線時,過兩垂線作平面與兩個面的交線所成的角為二面角的平面角 7、空間直角坐標系

(1)定義:如圖,obcd?d,a,b,c,是單位正方體.以a為原點, 分別以od,oa,,ob的方向為正方向,建立三條數(shù)軸_軸.y軸.z軸。 這時建立了一個空間直角坐標系o_yz.

1)o叫做坐標原點 2)_ 軸,y軸,z軸叫做坐標軸. 3)過每兩個坐標軸的平面叫做坐標面。

(2)右手表示法: 令右手大拇指、食指和中指相互垂直時,可能形成的位置。大拇指指向為_軸正方向,食指指向為y軸正向,中指指向則為z軸正向,這樣也可以決定三軸間的相位置。

(3)任意點坐標表示:空間一點m的坐標可以用有序實數(shù)組(_,y,z)來表示,有序實數(shù)組(_,y,z) 叫做點m在此空間直角坐標系中的坐標,記作m(_,y,z)(_叫做點m的橫坐標,y叫做點m的縱坐標,z叫做點m的豎坐標)

(4)空間兩點距離坐標公式:d?(_2?_1)2?(y2?y1)2?(z2?z1)2

【第6篇 高二數(shù)學必修二知識點總結整理

考點一:向量的概念、向量的基本定理

內(nèi)容解讀了解向量的實際背景,掌握向量、零向量、平行向量、共線向量、單位向量、相等向量等概念,理解向量的幾何表示,掌握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注意對向量概念的理解,向量是可以自由移動的,平移后所得向量與原向量相同;兩個向量無法比較大小,它們的??杀容^大小。

考點二:向量的運算

內(nèi)容解讀向量的運算要求掌握向量的加減法運算,會用平行四邊形法則、三角形法則進行向量的加減運算;掌握實數(shù)與向量的積運算,理解兩個向量共線的含義,會判斷兩個向量的平行關系;掌握向量的數(shù)量積的運算,體會平面向量的數(shù)量積與向量投影的關系,并理解其幾何意義,掌握數(shù)量積的坐標表達式,會進行平面向量積的運算,能運用數(shù)量積表示兩個向量的夾角,會用向量積判斷兩個平面向量的垂直關系。

命題規(guī)律命題形式主要以選擇、填空題型出現(xiàn),難度不大,考查重點為模和向量夾角的定義、夾角公式、向量的坐標運算,有時也會與其它內(nèi)容相結合。

考點三:定比分點

內(nèi)容解讀掌握線段的定比分點和中點坐標公式,并能熟練應用,求點分有向線段所成比時,可借助圖形來幫助理解。

命題規(guī)律重點考查定義和公式,主要以選擇題或填空題型出現(xiàn),難度一般。由于向量應用的廣泛性,經(jīng)常也會與三角函數(shù),解析幾何一并考查,若出現(xiàn)在解答題中,難度以中檔題為主,偶爾也以難度略高的題目。

考點四:向量與三角函數(shù)的綜合問題

內(nèi)容解讀向量與三角函數(shù)的綜合問題是高考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問題,考查了向量的知識,三角函數(shù)的知識,達到了高考中試題的覆蓋面的要求。

命題規(guī)律命題以三角函數(shù)作為坐標,以向量的坐標運算或向量與解三角形的內(nèi)容相結合,也有向量與三角函數(shù)圖象平移結合的問題,屬中檔偏易題。

考點五:平面向量與函數(shù)問題的交匯

內(nèi)容解讀平面向量與函數(shù)交匯的問題,主要是向量與二次函數(shù)結合的問題為主,要注意自變量的取值范圍。

命題規(guī)律命題多以解答題為主,屬中檔題。

考點六:平面向量在平面幾何中的應用

內(nèi)容解讀向量的坐標表示實際上就是向量的代數(shù)表示.在引入向量的坐標表示后,使向量之間的運算代數(shù)化,這樣就可以將“形”和“數(shù)”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因此,許多平面幾何問題中較難解決的問題,都可以轉化為大家熟悉的代數(shù)運算的論證.也就是把平面幾何圖形放到適當?shù)淖鴺讼抵?,賦予幾何圖形有關點與平面向量具體的坐標,這樣將有關平面幾何問題轉化為相應的代數(shù)運算和向量運算,從而使問題得到解決.

命題規(guī)律命題多以解答題為主,屬中等偏難的試題。

【第7篇 高一下冊數(shù)學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導語仰望天空時,什么都比你高,你會自卑;俯視大地時,什么都比你低,你會自負;只有放寬視野,把天空和大地盡收眼底,才能在蒼穹沃土之間找到你真正的位置。無需自卑,不要自負,堅持自信。高一頻道為你整理了《高一下冊數(shù)學必修二知識點總結》希望你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定理總結

公理1:如果一條直線上的兩點在一個平面內(nèi),那么這條直線上的所有的點都在這個平面內(nèi)。公理2:如果兩個平面有一個公共點,那么它們有且只有一條通過這個點的公共直線。公理3:過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個點,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推論1:經(jīng)過一條直線和這條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推論2:經(jīng)過兩條相交直線,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推論3:經(jīng)過兩條平行直線,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公理4:平行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等角定理:如果一個角的兩邊和另一個角的兩邊分別平行并且方向相同,那么這兩個角相等。

空間兩直線的位置關系

空間兩條直線只有三種位置關系:平行、相交、異面

1、按是否共面可分為兩類:

(1)共面:平行、相交

(2)異面:

異面直線的定義:不同在任何一個平面內(nèi)的兩條直線或既不平行也不相交。

異面直線判定定理:用平面內(nèi)一點與平面外一點的直線,與平面內(nèi)不經(jīng)過該點的直線是異面直線。

兩異面直線所成的角:范圍為(0°,90°)esp.空間向量法

兩異面直線間距離:公垂線段(有且只有一條)esp.空間向量法

2、若從有無公共點的角度看可分為兩類:

(1)有且僅有一個公共點——相交直線;(2)沒有公共點——平行或異面

直線和平面的位置關系:

直線和平面只有三種位置關系:在平面內(nèi)、與平面相交、與平面平行

①直線在平面內(nèi)——有無數(shù)個公共點

②直線和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個公共點

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平面的一條斜線和它在這個平面內(nèi)的射影所成的銳角。

空間向量法(找平面的法向量)

規(guī)定:a、直線與平面垂直時,所成的角為直角,b、直線與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內(nèi),所成的角為0°角

由此得直線和平面所成角的取值范圍為[0°,90°]

最小角定理:斜線與平面所成的角是斜線與該平面內(nèi)任一條直線所成角中的最小角

三垂線定理及逆定理:如果平面內(nèi)的一條直線,與這個平面的一條斜線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與這條斜線垂直

直線和平面垂直

直線和平面垂直的定義:如果一條直線a和一個平面內(nèi)的任意一條直線都垂直,我們就說直線a和平面互相垂直.直線a叫做平面的垂線,平面叫做直線a的垂面。

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內(nèi)的兩條相交直線都垂直,那么這條直線垂直于這個平面。

直線與平面垂直的性質定理:如果兩條直線同垂直于一個平面,那么這兩條直線平行。③直線和平面平行——沒有公共點

直線和平面平行的定義: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沒有公共點,那么我們就說這條直線和這個平面平行。

直線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條直線和這個平面內(nèi)的一條直線平行,那么這條直線和這個平面平行。

直線和平面平行的性質定理: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平行,經(jīng)過這條直線的平面和這個平面相交,那么這條直線和交線平行。

兩個平面的位置關系

(1)兩個平面互相平行的定義:空間兩平面沒有公共點

(2)兩個平面的位置關系:

兩個平面平行-----沒有公共點;兩個平面相交-----有一條公共直線。

a、平行

兩個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一個平面內(nèi)有兩條相交直線都平行于另一個平面,那么這兩個平面平行。

兩個平面平行的性質定理:如果兩個平行平面同時和第三個平面相交,那么交線平行。b、相交

二面角

(1)半平面:平面內(nèi)的一條直線把這個平面分成兩個部分,其中每一個部分叫做半平面。

(2)二面角:從一條直線出發(fā)的兩個半平面所組成的圖形叫做二面角。二面角的取值范圍為[0°,180°]

(3)二面角的棱:這一條直線叫做二面角的棱。

(4)二面角的面:這兩個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5)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點為端點,在兩個面內(nèi)分別作垂直于棱的兩條射線,這兩條射線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6)直二面角: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做直二面角。

高一數(shù)學必修二知識點總結:兩平面垂直

兩平面垂直的定義:兩平面相交,如果所成的角是直二面角,就說這兩個平面互相垂直。記為⊥

兩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個平面經(jīng)過另一個平面的一條垂線,那么這兩個平面互相垂直

兩個平面垂直的性質定理:如果兩個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個平

二面角求法:直接法(作出平面角)、三垂線定理及逆定理、面積射影定理、空間向量之法向量法(注意求出的角與所需要求的角之間的等補關系)

多面體

1、棱柱

棱柱的定義:有兩個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邊形,并且每兩個四邊形的公共邊都互相平行,這些面圍成的幾何體叫做棱柱。

棱柱的性質

(1)側棱都相等,側面是平行四邊形

(2)兩個底面與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全等的多邊形

(3)過不相鄰的兩條側棱的截面(對角面)是平行四邊形

2、棱錐

棱錐的定義:有一個面是多邊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個公共頂點的三角形,這些面圍成的幾何體叫做棱錐

棱錐的性質:

(1)側棱交于一點。側面都是三角形

(2)平行于底面的截面與底面是相似的多邊形。且其面積比等于截得的棱錐的高與遠棱錐高的比的平方

3、正棱錐

正棱錐的定義:如果一個棱錐底面是正多邊形,并且頂點在底面內(nèi)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這樣的棱錐叫做正棱錐。

正棱錐的性質:

(1)各側棱交于一點且相等,各側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各等腰三角形底邊上的高相等,它叫做正棱錐的斜高。

(3)多個特殊的直角三角形

a、相鄰兩側棱互相垂直的正三棱錐,由三垂線定理可得頂點在底面的射影為底面三角形的垂心。

b、四面體中有三對異面直線,若有兩對互相垂直,則可得第三對也互相垂直。且頂點在底面的射影為底面三角形的垂心。

【第8篇 2023高一數(shù)學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1、柱、錐、臺、球的結構特征

(1)棱柱:

定義:有兩個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邊形,且每相鄰兩個四邊形的公共邊都互相平行,由這些面所圍成的幾何體。

分類:以底面多邊形的邊數(shù)作為分類的標準分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

表示:用各頂點字母,如五棱柱或用對角線的端點字母,如五棱柱

幾何特征:兩底面是對應邊平行的全等多邊形;側面、對角面都是平行四邊形;側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與底面全等的多邊形。

(2)棱錐

定義:有一個面是多邊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個公共頂點的三角形,由這些面所圍成的幾何體

分類:以底面多邊形的邊數(shù)作為分類的標準分為三棱錐、四棱錐、五棱錐等

表示:用各頂點字母,如五棱錐

幾何特征:側面、對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與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頂點到截面距離與高的比的平方。

(3)棱臺:

定義:用一個平行于棱錐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錐,截面和底面之間的部分

分類:以底面多邊形的邊數(shù)作為分類的標準分為三棱態(tài)、四棱臺、五棱臺等

表示:用各頂點字母,如五棱臺

幾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邊形②側面是梯形③側棱交于原棱錐的頂點

(4)圓柱:

定義:以矩形的一邊所在的直線為軸旋轉,其余三邊旋轉所成的曲面所圍成的幾何體

幾何特征:①底面是全等的圓;②母線與軸平行;③軸與底面圓的半徑垂直;④側面展開圖是一個矩形。

(5)圓錐:

定義: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條直角邊為旋轉軸,旋轉一周所成的曲面所圍成的幾何體

幾何特征:①底面是一個圓;②母線交于圓錐的頂點;③側面展開圖是一個扇形。

(6)圓臺:

定義:用一個平行于圓錐底面的平面去截圓錐,截面和底面之間的部分

幾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兩個圓;②側面母線交于原圓錐的頂點;③側面展開圖是一個弓形。

(7)球體:

定義:以半圓的直徑所在直線為旋轉軸,半圓面旋轉一周形成的幾何體

幾何特征:①球的截面是圓;②球面上任意一點到球心的距離等于半徑。

2、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

定義三視圖:正視圖(光線從幾何體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側視圖(從左向右)、俯視圖(從上向下)

注:正視圖反映了物體上下、左右的位置關系,即反映了物體的高度和長度;

俯視圖反映了物體左右、前后的位置關系,即反映了物體的長度和寬度;

側視圖反映了物體上下、前后的位置關系,即反映了物體的高度和寬度。

3、空間幾何體的直觀圖——斜二測畫法

斜二測畫法特點:①原來與_軸平行的線段仍然與_平行且長度不變;②原來與y軸平行的線段仍然與y平行,長度為原來的一半。

高一數(shù)學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第9篇 高二年級數(shù)學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高二年級數(shù)學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基本概念

公理1:如果一條直線上的兩點在一個平面內(nèi),那么這條直線上的所有的點都在這個平面內(nèi)。

公理2:如果兩個平面有一個公共點,那么它們有且只有一條通過這個點的公共直線。

公理3:過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個點,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推論1:經(jīng)過一條直線和這條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推論2:經(jīng)過兩條相交直線,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推論3:經(jīng)過兩條平行直線,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公理4:平行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等角定理:如果一個角的兩邊和另一個角的兩邊分別平行并且方向相同,那么這兩個角相等。

【第10篇 高一數(shù)學必修二知識點總結:立體幾何

1、柱、錐、臺、球的結構特征

(1)棱柱:

定義:有兩個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邊形,且每相鄰兩個四邊形的公共邊都互相平行,由這些面所圍成的幾何體。

分類:以底面多邊形的邊數(shù)作為分類的標準分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

表示:用各頂點字母,如五棱柱或用對角線的端點字母,如五棱柱

幾何特征:兩底面是對應邊平行的全等多邊形;側面、對角面都是平行四邊形;側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與底面全等的多邊形。

(2)棱錐

定義:有一個面是多邊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個公共頂點的三角形,由這些面所圍成的幾何體

分類:以底面多邊形的邊數(shù)作為分類的標準分為三棱錐、四棱錐、五棱錐等

表示:用各頂點字母,如五棱錐

幾何特征:側面、對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與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頂點到截面距離與高的比的平方。

(3)棱臺:

定義:用一個平行于棱錐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錐,截面和底面之間的部分

分類:以底面多邊形的邊數(shù)作為分類的標準分為三棱態(tài)、四棱臺、五棱臺等

表示:用各頂點字母,如五棱臺

幾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邊形②側面是梯形③側棱交于原棱錐的頂點

(4)圓柱:

定義:以矩形的一邊所在的直線為軸旋轉,其余三邊旋轉所成的曲面所圍成的幾何體

幾何特征:①底面是全等的圓;②母線與軸平行;③軸與底面圓的半徑垂直;④側面展開圖是一個矩形。

(5)圓錐:

定義: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條直角邊為旋轉軸,旋轉一周所成的曲面所圍成的幾何體

幾何特征:①底面是一個圓;②母線交于圓錐的頂點;③側面展開圖是一個扇形。

(6)圓臺:

定義:用一個平行于圓錐底面的平面去截圓錐,截面和底面之間的部分

幾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兩個圓;②側面母線交于原圓錐的頂點;③側面展開圖是一個弓形。

(7)球體:

定義:以半圓的直徑所在直線為旋轉軸,半圓面旋轉一周形成的幾何體

幾何特征:①球的截面是圓;②球面上任意一點到球心的距離等于半徑。

2、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

定義三視圖:正視圖(光線從幾何體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側視圖(從左向右)、俯視圖(從上向下)

注:正視圖反映了物體上下、左右的位置關系,即反映了物體的高度和長度;

俯視圖反映了物體左右、前后的位置關系,即反映了物體的長度和寬度;

側視圖反映了物體上下、前后的位置關系,即反映了物體的高度和寬度。

3、空間幾何體的直觀圖——斜二測畫法

斜二測畫法特點:①原來與_軸平行的線段仍然與_平行且長度不變;

②原來與y軸平行的線段仍然與y平行,長度為原來的一半。

【第11篇 高一數(shù)學必修二知識點歸納總結

導語高一新生要根據(jù)自己的條件,以及高中階段學科知識交叉多、綜合性強,以及考查的知識和思維觸點廣的特點,找尋一套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今天為各位同學整理了《高一數(shù)學必修二知識點歸納總結》,希望對您的學習有所幫助!

高一數(shù)學必修二知識點歸納總結(一)

1.并集

(1)并集的定義

由所有屬于集合a或屬于集合b的元素所組成的集合稱為集合a與b的并集,記作a∪b(讀作'a并b');

(2)并集的符號表示

a∪b={_|_∈a或_∈b}.

并集定義的數(shù)學表達式中'或'字的意義應引起注意,用它連接的并列成分之間不一定是互相排斥的.

_∈a,或_∈b包括如下三種情況:

①_∈a,但_b;②_∈b,但_a;③_∈a,且_∈b.

由集合a中元素的互異性知,a與b的公共元素在a∪b中只出現(xiàn)一次,因此,a∪b是由所有至少屬于a、b兩者之一的元素組成的集合.

例如,設a={3,5,6,8},b={4,5,7,8},則a∪b={3,4,5,6,7,8},而不是{3,5,6,8,4,5,7,8}.

2.交集

利用下圖類比并集的概念引出交集的概念.

(1)交集的定義

由屬于集合a且屬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組成的集合,稱為a與b的交集,記作a∩b(讀作'a交b').

(2)交集的符號表示

a∩b={_|_∈a且_∈b}.

高一數(shù)學必修二知識點歸納總結(二)

1.函數(shù)的奇偶性

(1)若f(_)是偶函數(shù),那么f(_)=f(-_);

(2)若f(_)是奇函數(shù),0在其定義域內(nèi),則f(0)=0(可用于求參數(shù));

(3)判斷函數(shù)奇偶性可用定義的等價形式:f(_)±f(-_)=0或(f(_)≠0);

(4)若所給函數(shù)的解析式較為復雜,應先化簡,再判斷其奇偶性;

(5)奇函數(shù)在對稱的單調(diào)區(qū)間內(nèi)有相同的單調(diào)性;偶函數(shù)在對稱的單調(diào)區(qū)間內(nèi)有相反的單調(diào)性;

2.復合函數(shù)的有關問題

(1)復合函數(shù)定義域求法:若已知的定義域為[a,b],其復合函數(shù)f[g(_)]的定義域由不等式a≤g(_)≤b解出即可;若已知f[g(_)]的定義域為[a,b],求f(_)的定義域,相當于_∈[a,b]時,求g(_)的值域(即f(_)的定義域);研究函數(shù)的問題一定要注意定義域優(yōu)先的原則。

(2)復合函數(shù)的單調(diào)性由“同增異減”判定;

3.函數(shù)圖像(或方程曲線的對稱性)

(1)證明函數(shù)圖像的對稱性,即證明圖像上任意點關于對稱中心(對稱軸)的對稱點仍在圖像上;

(2)證明圖像c1與c2的對稱性,即證明c1上任意點關于對稱中心(對稱軸)的對稱點仍在c2上,反之亦然;

(3)曲線c1:f(_,y)=0,關于y=_+a(y=-_+a)的對稱曲線c2的方程為f(y-a,_+a)=0(或f(-y+a,-_+a)=0);

(4)曲線c1:f(_,y)=0關于點(a,b)的對稱曲線c2方程為:f(2a-_,2b-y)=0;

(5)若函數(shù)y=f(_)對_∈r時,f(a+_)=f(a-_)恒成立,則y=f(_)圖像關于直線_=a對稱,高中數(shù)學;

(6)函數(shù)y=f(_-a)與y=f(b-_)的圖像關于直線_=對稱;

【第12篇 高一數(shù)學必修二知識點總結大全

導語高中數(shù)學知識比較多,高一數(shù)學必修二需要記憶的知識點原理也很多,做好知識點的整理能夠幫助同學們了解數(shù)學大體結構,更好的學習數(shù)學。下面是為你推薦高一數(shù)學必修二知識點歸納,希望能幫到你。

高一數(shù)學必修二空間兩直線的位置關系知識點歸納

空間兩條直線只有三種位置關系:平行、相交、異面

1、按是否共面可分為兩類:

(1)共面:平行、相交

(2)異面:

異面直線的定義:不同在任何一個平面內(nèi)的兩條直線或既不平行也不相交。

異面直線判定定理:用平面內(nèi)一點與平面外一點的直線,與平面內(nèi)不經(jīng)過該點的直線是異面直線。

兩異面直線所成的角:范圍為(0°,90°)esp.空間向量法

兩異面直線間距離:公垂線段(有且只有一條)esp.空間向量法

2、若從有無公共點的角度看可分為兩類:

(1)有且僅有一個公共點——相交直線;(2)沒有公共點——平行或異面

直線和平面的位置關系:

直線和平面只有三種位置關系:在平面內(nèi)、與平面相交、與平面平行

①直線在平面內(nèi)——有無數(shù)個公共點

②直線和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個公共點

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平面的一條斜線和它在這個平面內(nèi)的射影所成的銳角。

空間向量法(找平面的法向量)

規(guī)定:a、直線與平面垂直時,所成的角為直角,b、直線與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內(nèi),所成的角為0°角

由此得直線和平面所成角的取值范圍為[0°,90°]

最小角定理:斜線與平面所成的角是斜線與該平面內(nèi)任一條直線所成角中的最小角

三垂線定理及逆定理:如果平面內(nèi)的一條直線,與這個平面的一條斜線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與這條斜線垂直

直線和平面垂直

直線和平面垂直的定義:如果一條直線a和一個平面內(nèi)的任意一條直線都垂直,我們就說直線a和平面互相垂直.直線a叫做平面的垂線,平面叫做直線a的垂面。

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內(nèi)的兩條相交直線都垂直,那么這條直線垂直于這個平面。

直線與平面垂直的性質定理:如果兩條直線同垂直于一個平面,那么這兩條直線平行。③直線和平面平行——沒有公共點

直線和平面平行的定義: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沒有公共點,那么我們就說這條直線和這個平面平行。

直線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條直線和這個平面內(nèi)的一條直線平行,那么這條直線和這個平面平行。

直線和平面平行的性質定理: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平行,經(jīng)過這條直線的平面和這個平面相交,那么這條直線和交線平行。

高一數(shù)學必修二知識點總結:多面體

1、棱柱

棱柱的定義:有兩個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邊形,并且每兩個四邊形的公共邊都互相平行,這些面圍成的幾何體叫做棱柱。

棱柱的性質

(1)側棱都相等,側面是平行四邊形

(2)兩個底面與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全等的多邊形

(3)過不相鄰的兩條側棱的截面(對角面)是平行四邊形

2、棱錐

棱錐的定義:有一個面是多邊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個公共頂點的三角形,這些面圍成的幾何體叫做棱錐

棱錐的性質:

(1)側棱交于一點。側面都是三角形

(2)平行于底面的截面與底面是相似的多邊形。且其面積比等于截得的棱錐的高與遠棱錐高的比的平方

3、正棱錐

正棱錐的定義:如果一個棱錐底面是正多邊形,并且頂點在底面內(nèi)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這樣的棱錐叫做正棱錐。

正棱錐的性質:

(1)各側棱交于一點且相等,各側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各等腰三角形底邊上的高相等,它叫做正棱錐的斜高。

(3)多個特殊的直角三角形

a、相鄰兩側棱互相垂直的正三棱錐,由三垂線定理可得頂點在底面的射影為底面三角形的垂心。

b、四面體中有三對異面直線,若有兩對互相垂直,則可得第三對也互相垂直。且頂點在底面的射影為底面三角形的垂心。

高一數(shù)學必修二知識點總結:兩個平面的位置關系

(1)兩個平面互相平行的定義:空間兩平面沒有公共點

(2)兩個平面的位置關系:

兩個平面平行-----沒有公共點;兩個平面相交-----有一條公共直線。

a、平行

兩個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一個平面內(nèi)有兩條相交直線都平行于另一個平面,那么這兩個平面平行。

兩個平面平行的性質定理:如果兩個平行平面同時和第三個平面相交,那么交線平行。b、相交

二面角

(1)半平面:平面內(nèi)的一條直線把這個平面分成兩個部分,其中每一個部分叫做半平面。

(2)二面角:從一條直線出發(fā)的兩個半平面所組成的圖形叫做二面角。二面角的取值范圍為[0°,180°]

(3)二面角的棱:這一條直線叫做二面角的棱。

(4)二面角的面:這兩個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5)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點為端點,在兩個面內(nèi)分別作垂直于棱的兩條射線,這兩條射線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6)直二面角: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做直二面角。

高一數(shù)學必修二知識點總結:兩平面垂直

兩平面垂直的定義:兩平面相交,如果所成的角是直二面角,就說這兩個平面互相垂直。記為⊥

兩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個平面經(jīng)過另一個平面的一條垂線,那么這兩個平面互相垂直

兩個平面垂直的性質定理:如果兩個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個平

二面角求法:直接法(作出平面角)、三垂線定理及逆定理、面積射影定理、空間向量之法向量法(注意求出的角與所需要求的角之間的等補關系)。

【第13篇 高一年級數(shù)學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導語正向思考的力量,勝過一個負面思想的力量數(shù)百倍,那會降低我們某種程度的憂慮。而憂愁像嬰兒一樣,會慢慢被養(yǎng)大的。記?。簞e帶著憂愁入睡,想想明早天邊的彩虹吧。高一頻道為你整理了《高一年級數(shù)學必修二知識點總結》,希望可以幫到你!

空間兩直線的位置關系知識點歸納

空間兩條直線只有三種位置關系:平行、相交、異面

1、按是否共面可分為兩類:

(1)共面:平行、相交

(2)異面:

異面直線的定義:不同在任何一個平面內(nèi)的兩條直線或既不平行也不相交。

異面直線判定定理:用平面內(nèi)一點與平面外一點的直線,與平面內(nèi)不經(jīng)過該點的直線是異面直線。

兩異面直線所成的角:范圍為(0°,90°)esp.空間向量法

兩異面直線間距離:公垂線段(有且只有一條)esp.空間向量法

2、若從有無公共點的角度看可分為兩類:

(1)有且僅有一個公共點——相交直線;(2)沒有公共點——平行或異面

直線和平面的位置關系:

直線和平面只有三種位置關系:在平面內(nèi)、與平面相交、與平面平行

①直線在平面內(nèi)——有無數(shù)個公共點

②直線和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個公共點

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平面的一條斜線和它在這個平面內(nèi)的射影所成的銳角。

空間向量法(找平面的法向量)

規(guī)定:a、直線與平面垂直時,所成的角為直角,b、直線與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內(nèi),所成的角為0°角

由此得直線和平面所成角的取值范圍為[0°,90°]

最小角定理:斜線與平面所成的角是斜線與該平面內(nèi)任一條直線所成角中的最小角

三垂線定理及逆定理:如果平面內(nèi)的一條直線,與這個平面的一條斜線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與這條斜線垂直

直線和平面垂直

直線和平面垂直的定義:如果一條直線a和一個平面內(nèi)的任意一條直線都垂直,我們就說直線a和平面互相垂直.直線a叫做平面的垂線,平面叫做直線a的垂面。

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內(nèi)的兩條相交直線都垂直,那么這條直線垂直于這個平面。

直線與平面垂直的性質定理:如果兩條直線同垂直于一個平面,那么這兩條直線平行。③直線和平面平行——沒有公共點

直線和平面平行的定義: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沒有公共點,那么我們就說這條直線和這個平面平行。

直線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條直線和這個平面內(nèi)的一條直線平行,那么這條直線和這個平面平行。

直線和平面平行的性質定理: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平行,經(jīng)過這條直線的平面和這個平面相交,那么這條直線和交線平行。

多面體

1、棱柱

棱柱的定義:有兩個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邊形,并且每兩個四邊形的公共邊都互相平行,這些面圍成的幾何體叫做棱柱。

棱柱的性質

(1)側棱都相等,側面是平行四邊形

(2)兩個底面與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全等的多邊形

(3)過不相鄰的兩條側棱的截面(對角面)是平行四邊形

2、棱錐

棱錐的定義:有一個面是多邊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個公共頂點的三角形,這些面圍成的幾何體叫做棱錐

棱錐的性質:

(1)側棱交于一點。側面都是三角形

(2)平行于底面的截面與底面是相似的多邊形。且其面積比等于截得的棱錐的高與遠棱錐高的比的平方

3、正棱錐

正棱錐的定義:如果一個棱錐底面是正多邊形,并且頂點在底面內(nèi)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這樣的棱錐叫做正棱錐。

正棱錐的性質:

(1)各側棱交于一點且相等,各側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各等腰三角形底邊上的高相等,它叫做正棱錐的斜高。

(3)多個特殊的直角三角形

a、相鄰兩側棱互相垂直的正三棱錐,由三垂線定理可得頂點在底面的射影為底面三角形的垂心。

b、四面體中有三對異面直線,若有兩對互相垂直,則可得第三對也互相垂直。且頂點在底面的射影為底面三角形的垂心。

兩個平面的位置關系

(1)兩個平面互相平行的定義:空間兩平面沒有公共點

(2)兩個平面的位置關系:

兩個平面平行-----沒有公共點;兩個平面相交-----有一條公共直線。

a、平行

兩個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一個平面內(nèi)有兩條相交直線都平行于另一個平面,那么這兩個平面平行。

兩個平面平行的性質定理:如果兩個平行平面同時和第三個平面相交,那么交線平行。b、相交

二面角

(1)半平面:平面內(nèi)的一條直線把這個平面分成兩個部分,其中每一個部分叫做半平面。

(2)二面角:從一條直線出發(fā)的兩個半平面所組成的圖形叫做二面角。二面角的取值范圍為[0°,180°]

(3)二面角的棱:這一條直線叫做二面角的棱。

(4)二面角的面:這兩個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5)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點為端點,在兩個面內(nèi)分別作垂直于棱的兩條射線,這兩條射線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6)直二面角: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做直二面角。

兩平面垂直

兩平面垂直的定義:兩平面相交,如果所成的角是直二面角,就說這兩個平面互相垂直。記為⊥

兩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個平面經(jīng)過另一個平面的一條垂線,那么這兩個平面互相垂直

兩個平面垂直的性質定理:如果兩個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個平

二面角求法:直接法(作出平面角)、三垂線定理及逆定理、面積射影定理、空間向量之法向量法(注意求出的角與所需要求的角之間的等補關系)。

【第14篇 高一數(shù)學必修二公式總結

公式一:

設α為任意角,終邊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數(shù)的值相等:

sin(2kπ+α)=sinα

cos(2kπ+α)=cosα

tan(2kπ+α)=tanα

cot(2kπ+α)=cotα

公式二:

設α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數(shù)值與α的三角函數(shù)值之間的關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三:

任意角α與 -α的三角函數(shù)值之間的關系: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公式四: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與α的三角函數(shù)值之間的關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五:

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與α的三角函數(shù)值之間的關系:

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公式六:

π/2±α及3π/2±α與α的三角函數(shù)值之間的關系: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以上k∈z)

誘導公式記憶口訣

※規(guī)律總結※

上面這些誘導公式可以概括為:

對于k·π/2±α(k∈z)的個三角函數(shù)值,

①當k是偶數(shù)時,得到α的同名函數(shù)值,即函數(shù)名不改變;

②當k是奇數(shù)時,得到α相應的余函數(shù)值,即sin→cos;cos→sin;tan→cot,cot→tan.

(奇變偶不變)

然后在前面加上把α看成銳角時原函數(shù)值的符號。

(符號看象限)

例如:

sin(2π-α)=sin(4·π/2-α),k=4為偶數(shù),所以取sinα。

當α是銳角時,2π-α∈(270°,360°),sin(2π-α)<0,符號為“-”。

所以sin(2π-α)=-sinα

上述的記憶口訣是:

奇變偶不變,符號看象限。

公式右邊的符號為把α視為銳角時,角k·360°+α(k∈z),-α、180°±α,360°-α

所在象限的原三角函數(shù)值的符號可記憶

水平誘導名不變;符號看象限。

各種三角函數(shù)在四個象限的符號如何判斷,也可以記住口訣“一全正;二正弦;三為切;四余弦”.

這十二字口訣的意思就是說:

第一象限內(nèi)任何一個角的四種三角函數(shù)值都是“+”;

第二象限內(nèi)只有正弦是“+”,其余全部是“-”;

第三象限內(nèi)切函數(shù)是“+”,弦函數(shù)是“-”;

第四象限內(nèi)只有余弦是“+”,其余全部是“-”.

其他三角函數(shù)知識:

同角三角函數(shù)基本關系

⒈同角三角函數(shù)的基本關系式

倒數(shù)關系:

tanα ·cotα=1

sinα ·cscα=1

cosα ·secα=1

商的關系:

sinα/cosα=tanα=secα/cscα

cosα/sinα=cotα=cscα/secα

平方關系:

sin^2(α)+cos^2(α)=1

1+tan^2(α)=sec^2(α)

1+cot^2(α)=csc^2(α)

同角三角函數(shù)關系六角形記憶法

六角形記憶法:(參看圖片或參考資料鏈接)

構造以'上弦、中切、下割;左正、右余、中間1'的正六邊形為模型。

(1)倒數(shù)關系:對角線上兩個函數(shù)互為倒數(shù);

(2)商數(shù)關系:六邊形任意一頂點上的函數(shù)值等于與它相鄰的兩個頂點上函數(shù)值的乘積。

(主要是兩條虛線兩端的三角函數(shù)值的乘積)。由此,可得商數(shù)關系式。

(3)平方關系:在帶有陰影線的三角形中,上面兩個頂點上的三角函數(shù)值的平方和等于下面頂點上的三角函數(shù)值的平方。

兩角和差公式

⒉兩角和與差的三角函數(shù)公式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tanα+tanβ

tan(α+β)=——————

1-tanα ·tanβ

tanα-tanβ

tan(α-β)=——————

1+tanα ·tanβ

倍角公式

⒊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升冪縮角公式)

sin2α=2sinαcosα

cos2α=cos^2(α)-sin^2(α)=2cos^2(α)-1=1-2sin^2(α)

2tanα

tan2α=—————

1-tan^2(α)

半角公式

⒋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降冪擴角公式)

1-cosα

sin^2(α/2)=—————

2

1+cosα

cos^2(α/2)=—————

2

1-cosα

tan^2(α/2)=—————

1+cosα

萬能公式

⒌萬能公式

2tan(α/2)

sinα=——————

1+tan^2(α/2)

1-tan^2(α/2)

cosα=——————

1+tan^2(α/2)

2tan(α/2)

tanα=——————

1-tan^2(α/2)

萬能公式推導

附推導:

sin2α=2sinαcosα=2sinαcosα/(cos^2(α)+sin^2(α))......_,

(因為cos^2(α)+sin^2(α)=1)

再把_分式上下同除cos^2(α),可得sin2α=tan2α/(1+tan^2(α))

然后用α/2代替α即可。

同理可推導余弦的萬能公式。正切的萬能公式可通過正弦比余弦得到。

三倍角公式

⒍三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sin3α=3sinα-4sin^3(α)

cos3α=4cos^3(α)-3cosα

3tanα-tan^3(α)

tan3α=——————

1-3tan^2(α)

三倍角公式推導

附推導:

tan3α=sin3α/cos3α

=(sin2αcosα+cos2αsinα)/(cos2αcosα-sin2αsinα)

=(2sinαcos^2(α)+cos^2(α)sinα-sin^3(α))/(cos^3(α)-cosαsin^2(α)-2sin^2(α)cosα)

上下同除以cos^3(α),得:

tan3α=(3tanα-tan^3(α))/(1-3tan^2(α))

sin3α=sin(2α+α)=sin2αcosα+cos2αsinα

=2sinαcos^2(α)+(1-2sin^2(α))sinα

=2sinα-2sin^3(α)+sinα-2sin^2(α)

=3sinα-4sin^3(α)

cos3α=cos(2α+α)=cos2αcosα-sin2αsinα

=(2cos^2(α)-1)cosα-2cosαsin^2(α)

=2cos^3(α)-cosα+(2cosα-2cos^3(α))

=4cos^3(α)-3cosα

sin3α=3sinα-4sin^3(α)

cos3α=4cos^3(α)-3cosα

三倍角公式聯(lián)想記憶

記憶方法:諧音、聯(lián)想

正弦三倍角:3元 減 4元3角(欠債了(被減成負數(shù)),所以要“掙錢”(音似“正弦”))

余弦三倍角:4元3角 減 3元(減完之后還有“余”)

☆☆注意函數(shù)名,即正弦的三倍角都用正弦表示,余弦的三倍角都用余弦表示。

和差化積公式

⒎三角函數(shù)的和差化積公式

α+β α-β

sinα+sinβ=2sin—----·cos—---

2 2

α+β α-β

sinα-sinβ=2cos—----·sin—----

2 2

α+β α-β

cosα+cosβ=2cos—-----·cos—-----

2 2

α+β α-β

cosα-cosβ=-2sin—-----·sin—-----

2 2

積化和差公式

⒏三角函數(shù)的積化和差公式

sinα ·cosβ=0.5[sin(α+β)+sin(α-β)]

cosα ·sinβ=0.5[sin(α+β)-sin(α-β)]

cosα ·cosβ=0.5[cos(α+β)+cos(α-β)]

sinα ·sinβ=- 0.5[cos(α+β)-cos(α-β)]

和差化積公式推導

附推導:

首先,我們知道sin(a+b)=sina_cosb+cosa_sinb,sin(a-b)=sina_cosb-cosa_sinb

我們把兩式相加就得到sin(a+b)+sin(a-b)=2sina_cosb

所以,sina_cosb=(sin(a+b)+sin(a-b))/2

同理,若把兩式相減,就得到cosa_sinb=(sin(a+b)-sin(a-b))/2

同樣的,我們還知道cos(a+b)=cosa_cosb-sina_sinb,cos(a-b)=cosa_cosb+sina_sinb

所以,把兩式相加,我們就可以得到cos(a+b)+cos(a-b)=2cosa_cosb

所以我們就得到,cosa_cosb=(cos(a+b)+cos(a-b))/2

同理,兩式相減我們就得到sina_sinb=-(cos(a+b)-cos(a-b))/2

這樣,我們就得到了積化和差的四個公式:

sina_cosb=(sin(a+b)+sin(a-b))/2

cosa_sinb=(sin(a+b)-sin(a-b))/2

cosa_cosb=(cos(a+b)+cos(a-b))/2

sina_sinb=-(cos(a+b)-cos(a-b))/2

好,有了積化和差的四個公式以后,我們只需一個變形,就可以得到和差化積的四個公式.

我們把上述四個公式中的a+b設為_,a-b設為y,那么a=(_+y)/2,b=(_-y)/2

把a,b分別用_,y表示就可以得到和差化積的四個公式:

sin_+siny=2sin((_+y)/2)_cos((_-y)/2)

sin_-siny=2cos((_+y)/2)_sin((_-y)/2)

cos_+cosy=2cos((_+y)/2)_cos((_-y)/2)

cos_-cosy=-2sin((_+y)/2)_sin((_-y)/2)

向量的運算

加法運算

ab+bc=ac,這種計算法則叫做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則。

已知兩個從同一點o出發(fā)的兩個向量oa、ob,以oa、ob為鄰邊作平行四邊形oacb,則以o為起點的對角線oc就是向量oa、ob的和,這種計算法則叫做向量加法的平行四邊形法則。

對于零向量和任意向量a,有:0+a=a+0=a。

|a+b|≤|a|+|b|。

向量的加法滿足所有的加法運算定律。

減法運算

與a長度相等,方向相反的向量,叫做a的相反向量,-(-a)=a,零向量的相反向量仍然是零向量。

(1)a+(-a)=(-a)+a=0(2)a-b=a+(-b)。

數(shù)乘運算

實數(shù)λ與向量a的積是一個向量,這種運算叫做向量的數(shù)乘,記作λa,|λa|=|λ||a|,當λ > 0時,λa的方向和a的方向相同,當λ < 0時,λa的方向和a的方向相反,當λ = 0時,λa = 0。

設λ、μ是實數(shù),那么:(1)(λμ)a = λ(μa)(2)(λ + μ)a = λa + μa(3)λ(a ± b) = λa ± λb(4)(-λ)a =-(λa) = λ(-a)。

向量的加法運算、減法運算、數(shù)乘運算統(tǒng)稱線性運算。

向量的數(shù)量積

已知兩個非零向量a、b,那么|a||b|cos θ叫做a與b的數(shù)量積或內(nèi)積,記作a?b,θ是a與b的夾角,|a|cos θ(|b|cos θ)叫做向量a在b方向上(b在a方向上)的投影。零向量與任意向量的數(shù)量積為0。

a?b的幾何意義:數(shù)量積a?b等于a的長度|a|與b在a的方向上的投影|b|cos θ的乘積。

兩個向量的數(shù)量積等于它們對應坐標的乘積的和。

【第15篇 高二上學期數(shù)學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1、直線的傾斜角的概念:當直線l與_軸相交時,取_軸作為基準,_軸正向與直線l向上方向之間所成的角α叫做直線l的傾斜角.特別地,當直線l與_軸平行或重合時,規(guī)定α=0°.

2、傾斜角α的取值范圍:0°≤α<180°.

當直線l與_軸垂直時,α=90°.

3、直線的斜率:

一條直線的傾斜角α(α≠90°)的正切值叫做這條直線的斜率,斜率常用小寫字母k表示,也就是k=tanα

⑴當直線l與_軸平行或重合時,α=0°,k=tan0°=0;

⑵當直線l與_軸垂直時,α=90°,k不存在.

由此可知,一條直線l的傾斜角α一定存在,但是斜率k不一定存在.

4、直線的斜率公式:

給定兩點p1(_1,y1),p2(_2,y2),_1≠_2,用兩點的坐標來表示直線p1p2的斜率:

斜率公式:

3.1.2兩條直線的平行與垂直

1、兩條直線都有斜率而且不重合,如果它們平行,那么它們的斜率相等;反之,如果它們的斜率相等,那么它們平行,即

注意:上面的等價是在兩條直線不重合且斜率存在的前提下才成立的,缺少這個前提,結論并不成立.即如果k1=k2,那么一定有l(wèi)1∥l2

2、兩條直線都有斜率,如果它們互相垂直,那么它們的斜率互為負倒數(shù);反之,如果它們的斜率互為負倒數(shù),那么它們互相垂直,即

3.2.1直線的點斜式方程

1、直線的點斜式方程:直線經(jīng)過點且斜率為

2、、直線的斜截式方程:已知直線的斜率為

3.2.2直線的兩點式方程

1、直線的兩點式方程:已知兩點

2、直線的截距式方程:已知直線

3.2.3直線的一般式方程

1、直線的一般式方程:關于_、y的二元一次方程

(a,b不同時為0)

2、各種直線方程之間的互化。

3.3直線的交點坐標與距離公式

3.3.1兩直線的交點坐標

1、給出例題:兩直線交點坐標

l1:3_+4y-2=0

l1:2_+y+2=0

解:解方程組

得_=-2,y=2

所以l1與l2的交點坐標為m(-2,2)

3.3.2兩點間距離

兩點間的距離公式

3.3.3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

1.點到直線距離公式:

2、兩平行線間的距離公式:

【第16篇 高一人教版數(shù)學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1:一般式:a_+by+c=0(a、b不同時為0)適用于所有直線

k=-a/b,b=-c/b

a1/a2=b1/b2≠c1/c2←→兩直線平行

a1/a2=b1/b2=c1/c2←→兩直線重合

橫截距a=-c/a

縱截距b=-c/b

2:點斜式:y-y0=k(_-_0)適用于不垂直于_軸的直線

表示斜率為k,且過(_0,y0)的直線

3:截距式:_/a+y/b=1適用于不過原點或不垂直于_軸、y軸的直線

表示與_軸、y軸相交,且_軸截距為a,y軸截距為b的直線

4:斜截式:y=k_+b適用于不垂直于_軸的直線

表示斜率為k且y軸截距為b的直線

5:兩點式:適用于不垂直于_軸、y軸的直線

表示過(_1,y1)和(_2,y2)的直線

(y-y1)/(y2-y1)=(_-_1)/(_2-_1)(_1≠_2,y1≠y2)

6:交點式:f1(_,y)_m+f2(_,y)=0適用于任何直線

表示過直線f1(_,y)=0與直線f2(_,y)=0的交點的直線

7:點平式:f(_,y)-f(_0,y0)=0適用于任何直線

表示過點(_0,y0)且與直線f(_,y)=0平行的直線

8:法線式:_·cosα+ysinα-p=0適用于不平行于坐標軸的直線

過原點向直線做一條的垂線段,該垂線段所在直線的傾斜角為α,p是該線段的長度

9:點向式:(_-_0)/u=(y-y0)/v(u≠0,v≠0)適用于任何直線

表示過點(_0,y0)且方向向量為(u,v)的直線

10:法向式:a(_-_0)+b(y-y0)=0適用于任何直線

表示過點(_0,y0)且與向量(a,b)垂直的直線

11:點到直線距離

點p(_0,y0)到直線ι:a_+by+c=0的距離

d=|a_0+by0+c|/√a2+b2

兩平行線之間距離

若兩平行直線的方程分別為:

a_+by+c1=oa_+by+c2=0則

這兩條平行直線間的距離d為:

d=丨c1-c2丨/√(a2+b2)

12:各種不同形式的直線方程的局限性:

(1)點斜式和斜截式都不能表示斜率不存在的直線;

(2)兩點式不能表示與坐標軸平行的直線;

(3)截距式不能表示與坐標軸平行或過原點的直線;

(4)直線方程的一般式中系數(shù)a、b不能同時為零.

13:位置關系

若直線l1:a1_+b1y+c1=0與直線l2:a2_+b2y+c2=0

1.當a1b2-a2b1≠0時,相交

2.a1/a2=b1/b2≠c1/c2,平行

3.a1/a2=b1/b2=c1/c2,重合

4.a1a2+b1b2=0,垂直

數(shù)學必修二總結(十六篇)

1.高三數(shù)學必修二知識點總結一、集合有關概念1、集合的含義:某些指定的對象集在一起就成為一個集合,其中每一個對象叫元素。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個特性:1.元素的確定性;2.元素…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相關數(shù)學必修二信息

  • 高一數(shù)學必修二總結(九篇)
  • 高一數(shù)學必修二總結(九篇)36人關注

    公式一:設α為任意角,終邊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數(shù)的值相等:sin(2kπ+α)=sinαcos(2kπ+α)=cosαtan(2kπ+α)=tanαcot(2kπ+α)=cotα公式二:設α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數(shù)值與α的 ...[更多]

  • 數(shù)學必修二總結(十六篇)
  • 數(shù)學必修二總結(十六篇)16人關注

    1.高三數(shù)學必修二知識點總結一、集合有關概念1、集合的含義:某些指定的對象集在一起就成為一個集合,其中每一個對象叫元素。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個特性:1.元素的確定 ...[更多]

  • 數(shù)學必修二知識總結(十四篇)
  • 數(shù)學必修二知識總結(十四篇)12人關注

    導語青春是一場遠行,回不去了。青春是一場相逢,忘不掉了。但青春卻留給我們最寶貴的友情。友情其實很簡單,只要那么一聲簡短的問候、一句輕輕的諒解、一份淡淡的惦記 ...[更多]

總結范文熱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