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
第1篇 常用危險化學品生產安全措施
前言
化工過程或工藝的危險性,主要來自參與該過程的物質危險性,而過程中的物質處于動態(tài),這往往比處于靜態(tài)時的危險性要大。此外,化工過程的危險性還有過程本身的危險性、條件的危險性、設備的危險性等,現(xiàn)著重介紹幾種常用危險化學品生產工藝的安全措施
化工過程根本目的和特點就是改變物質,而改變的方法不外乎是化學的、物理的、機械的等,下面我們分別作一簡述。
一、輸送過程(機械的)的安全措施
構成輸送工藝過程的主要設備有輸送動力(各種機泵)、傳送機械和管路。其作用是把生產中所需的物質(物料)或能量(蒸餾、水、氮氣、壓縮空氣、煤氣等)輸送到預定的位置。該過程的基本特點是物料在運動。因此不可避免的會有物料間、物料與設備間的摩擦、撞擊,還有可能產生靜電(尤其運輸有機易燃物料)、過熱等。而這些問題可導致燃燒、爆炸的初始能量。在具體工作中還要求對所需輸送的物料能承受(或者是符合安全要求)的輸送方法與輸送機械有所考慮,其前提是盡量減少輸送過程中的撞擊、摩擦并限制其速度(流速)。其安全措施為:
1、在輸送(或裝、卸)易燃易爆石油化工產品等高電阻率的物料,流速應在3m/s內。
2、安裝良好、可靠的靜電接地設施,其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00ω(若與其他接地設施使用,可以較小值為準)。
3、在管道輸送過程中,由于管內外存在氣壓差,應根據(jù)輸送介質的特性選用管材。由于材質選擇不當、強度不夠、物料存在腐蝕、焊接不好等原因而密封不嚴,很容易造成介質泄漏(流出、噴出),以致燃燒、爆炸,這是化工廠最多的一種事故類型。
二、蒸餾過程(物理的)的安全措施
蒸餾過程是化工生產過程上常用的物料分離過程,它是采用物理的方法,把某種物質從其混合物(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中提出,以達到提純加工的目的。它主要是利用不同物質的理化性質不同,即沸點、溫度不同而采取的分離方法。同時這一過程的操作溫度較高,大多在易燃液體閃點以上,具有很大的危險性。所以在具體的工作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一定要注意被處理物質的熱穩(wěn)定性,蒸餾提純與持續(xù)時間。
(2)對不穩(wěn)定的副產物及雜質有濃縮的可能時應嚴格控制其累積含量。如硝基苯在蒸餾提純的過程中要考慮二硝基物的累積含量,否則裝置就因二硝基含量過高有爆炸的危險。
(3)殘渣、結垢在蒸餾中蒸干而易現(xiàn)過熱的危險。應使加熱器或蛇管安裝在液面以下。
(4)被蒸餾的易燃物體處于高溫,有同空氣接觸的危險,應使系統(tǒng)的密閉性絕對可靠。
總的來講,蒸餾操作的安全性和系統(tǒng)的溫度、壓力、密封性有密切關系。
三、化工過程中化學反應的安全措施
化學反應的類型較多,諸如裂化、催化、還原、電解、聚合、重氯化、磺化、縮合、烷基化等反應,因其類型不同、特點不同,需要反應條件不同,其安全預防措施也不近相同,因篇幅有限,只對主要的反應類型介紹如下:
(1)氧化過程中的安全措施
氧化過程中如以空氣或氧氣作氧化劑時,反應物料的配比應嚴格控制在爆炸范圍以外??諝膺M入反應釜之前,要有凈化裝置,消除空氣中的灰塵、水分、油污以及使催化劑作用降低或能引起中毒的雜質,以保持催化劑活性,減少火災、爆炸的可能。
在氧化過程中,對于放熱反應,應及時將熱量移出,適當控制氧化溫度、流量,防止超溫、超壓,使混合氣體始終處于爆炸范圍之外。
為防止接觸器在萬一發(fā)生爆炸或著火時危及人員和設備的安全,在反應器前和管道中應安裝防火器。以防止火焰蔓延或回火,使火災不至于珠連其他系統(tǒng)。
為防止接觸器發(fā)生爆炸,接觸器應有泄壓裝置(防爆膜、防爆片),并盡可能采用自動控制進行調節(jié)以及報警聯(lián)鎖裝置。
設備系統(tǒng)中還應考慮設有氮氣、蒸汽滅火裝置等。
(2)硝化過程的危險及防范
硝化是一個放熱反應,所以硝化過程需要在降溫條件下進行。在硝化反應中若稍有疏忽,中途攪拌停止、冷卻水效果不良、加料速度過快等,都會使溫度猛增,并有多硝基物生成,有引起燃燒、爆炸的危險,對于上述問題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防范。
硝化劑具有一定的氧化性,常用的硝化劑有濃硝酸、硝酸、濃硫酸、發(fā)煙硫酸、混合酸都具有較強的氧化性、吸水性和腐蝕性。在使用過程中要避免其與油脂、有機物、特別是不飽和有機化合物接觸,否則會引起燃燒,在制備硝化劑時,不能超溫或進入少量水(保證設備不漏),否則可引起燃燒爆炸。
被硝化的物質大多數(shù)易燃,如苯、甲苯、氯苯、萘的衍生物等,這些物質不僅易燃,有的還兼有毒性,在使用過程中要注意落實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以免發(fā)生火災、爆炸及中毒事故。
(3)氯化過程的管理
該反應過程所用原料大多數(shù)為有機易燃物和強氧化劑,如甲烷、乙烷、苯、甲苯、乙醇、液氯等,生產過程中要嚴格控制火源的安全距離,電氣設備以及廠房的防火防爆要求等。
氯化過程常用的氯化劑為液氯或氣態(tài)氯,氯氣本身毒性較大(屬于ⅱ級,高度危害),氯氣的氧化性極強,儲存壓力較高,一旦泄漏危險性較大。通常液氯在使用之前,必須先進入蒸發(fā)器進行氣化。在一般情況下不準把儲存氯氣的氣瓶或槽車當貯罐使用,防止被氯化的有機物倒流進入氣瓶或槽車引起爆炸,其中間必須設氯氣緩沖罐。另外氯氣在使用過程中要配備齊全個人防護用品及制定出可靠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預案中的安全措施必須得到落實。
氯化反應是一個放熱反應,尤其是在較高溫度進行氯化,反應更為劇烈。一旦泄漏將會造成火災或爆炸,因此氯化反應設備必須有良好的冷卻系統(tǒng),控制好氯氣流量,以免反應劇烈,溫度驟升而引起事故。
另外氯化反應幾乎都有氯化氫氣體生成,因此在使用過程中其設備的耐腐蝕性選材、氯化氫氣體的回收特別值得關注。
四、結束語
社會在前進、科學在發(fā)展,技術也會在不斷更新。安全生產是我們安全工作的永恒的話題。科學、合理的安全措施會隨著化工工藝的完善而更加具有針對性、實用性,科學性。它在安全生產中的重要作用將會被廣大的企業(yè)管理者接受和應用。我市化工企業(yè)較多,隨著石油化工的不斷發(fā)展,新老企業(yè)的新建、改建和擴建項目增長較快,我們深信,通過利用先進的化工工藝技術,加強安全生產管理,采取切實可行的安全措施,一定能夠提高企業(yè)的安全生產條件,同時也為我市化工企業(yè)良好的投資環(huán)境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安全氛圍。
第2篇 危險化學品硝基苯安全措施和應急處置原則
特別警示
可疑致癌物。
理
化
特
性
淡黃色透明油狀液體,有苦杏仁味。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等多數(shù)有機溶劑。分子量123.11,熔點5.7℃,沸點210.8℃,相對密度(水=1)1.20,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4.25,飽和蒸氣壓0.02kpa(20℃),辛醇/水分配系數(shù)1.85~1.88,閃點87.7℃,引燃溫度482℃,爆炸極限1.8%(93℃)~40%(體積比)。
主要用途:主要用作溶劑,制造苯胺、染料等。
危
害
信
息
【燃燒和爆炸危險性】
遇明火、高熱可燃燒爆炸。
【活性反應】
與硝酸發(fā)生強烈反應。
【健康危害】
經(jīng)呼吸道和皮膚吸收。主要引起高鐵血紅蛋白血癥,可引起溶血及肝損害。
解毒劑:靜脈注射亞甲藍。
職業(yè)接觸限值:pc-twa(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mg/m3):2(皮)。
iarc:可疑人類致癌物。
安
全
措
施
【一般要求】
操作人員必須經(jīng)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熟練掌握操作技能,具備應急處置知識。
密閉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生產、使用及貯存場所應設置泄漏檢測報警儀,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tǒng)和設備。操作人員應該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戴安全防護眼鏡,穿透氣型防毒服,戴耐油橡膠手套。
儲罐等容器和設備應設置液位計、溫度計,并應裝有帶液位、溫度遠傳記錄和報警功能的安全裝置。
避免與氧化劑、還原劑、堿類接觸。
生產、儲存區(qū)域應設置安全警示標志。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存在殘留有害物時應及時處理。
【特殊要求】
【操作安全】
(1)打開硝基苯容器時,確定工作區(qū)通風良好且無火花或引火源存在;避免讓釋出的蒸氣進入工作區(qū)的空氣中。生產區(qū)域內,嚴禁明火和可能產生明火、火花的作業(yè)。生產需要或檢修期間需動火時,必須辦理動火審批手續(xù)。
(2)生產、貯存硝基苯的車間要有可靠的防火、防爆措施。一旦發(fā)生物品著火,應用干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砂土滅火。
(3)硝基苯運轉設備的外漏部分或危及人身安全的部位,應設置防護罩、安全護欄擋板,防止無關人員靠近。
(4)生產設備的清洗污水及生產車間內部地坪的沖洗水須收入應急池,經(jīng)處理合格后才可排放。
【儲存安全】
(1)儲存于陰涼、干燥、通風良好的專用庫房內。
(2)應與氧化劑、酸類、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存區(qū)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硝基苯儲存區(qū)設置圍堰,地面進行防滲透處理,并配備倒裝罐或儲液池。
(3)注意防雷、防靜電,廠(車間)內的儲罐應按《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gb 50057)的規(guī)定設置防雷防靜電設施。
(4)定期檢查硝基苯的儲罐、槽車、閥門和泵等,防止滴漏。
【運輸安全】
(1)運輸車輛應有危險貨物運輸標志、安裝具有行駛記錄功能的衛(wèi)星定位裝置。未經(jīng)公安機關批準,運輸車輛不得進入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限制通行的區(qū)域。不得在人口稠密區(qū)和有明火等場所???。夏季應早晚運輸,防止日光曝曬。
(2)硝基苯應用專用槽車運輸,用其他包裝容器運輸時,容器須用蓋密封。運輸車輛應符合符合消防安全要求,配備相應的消防器材。運輸車輛進入廠區(qū),保持安全車速。
(3)嚴禁與氧化劑、還原劑、堿類等混裝混運。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運輸途中應防曝曬、防雨、防高溫。
(4)輸送硝基苯溶液的管道不應靠近熱源敷設;管道采用地上敷設時,應在人員活動較多和易遭車輛、外來物撞擊的地段采取保護措施并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硝基苯管道架空敷設時,管道應敷設在非燃燒體的支架或棧橋上。在已敷設的管道下面,不得修建與管道無關的建筑物和堆放易燃物品;硝基苯管道外壁顏色、標志應執(zhí)行《工業(yè)管道的基本識別色、識別符號和安全標識》(gb 7231)的規(guī)定。
應
急
處
置
原
則
【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yī)。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yī)。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就醫(yī)。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yī)。
【滅火方法】
消防人員須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風向滅火。噴水冷卻容器,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
滅火劑:霧狀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泄漏應急處置】
根據(jù)液體流動和蒸氣擴散的影響區(qū)域劃定警戒區(qū),無關人員從側風、上風向撤離至安全區(qū)。消除所有點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正壓自給式空氣呼吸器,穿防毒服。穿上適當?shù)姆雷o服前嚴禁接觸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泄漏物進入水體、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閉性空間。小量泄漏:用干燥的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或覆蓋,收集于容器中。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石灰粉吸收大量液體。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
作為一項緊急預防措施,泄漏隔離距離對于液體至少為100m,固體至少為25m。如果為大量泄漏,下風向的初始疏散距離在隔離距離基礎上進一步加大。
第3篇 重點監(jiān)管的危險化學品安全措施和事故應急處置原則
一.原油
特別警示 | 易燃粘稠液體。 |
理 化 特 性 | 原油即石油,是一種粘稠的、深褐色(有時有點綠色的)流動或半流動粘稠液,略輕于水。原油相對密度一般在0.75~0.95之間,少數(shù)大于0.95或小于0.75,相對密度在0.9~1.0之間的稱為重質原油,小于0.9的稱為輕質原油。原油粘度范圍很寬,凝固點差別很大(-60~30℃),沸點范圍為常溫到500℃以上。它由不同的碳氫化合物混合組成,其主要組成成分是烷烴,還含有硫、氧、氮、磷、釩等元素??扇苡诙喾N有機溶劑,不溶于水,但可與水形成乳狀液。不同油田的石油成分和外觀可以有很大差別。 主要用途:原油主要被用來作為燃油和生產各種油品等,也是許多化學工業(yè)產品,如溶劑、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 |
危 害 信 息 | 【燃燒和爆炸危險性】 易燃,遇明火或熱源有燃燒爆炸危險。 【健康危害】 石油對健康的危害取決于石油的組成成分,對健康危害最典型的是苯及其衍生物,含苯的新鮮石油對人體危害的急性反應癥狀有:味覺反應遲鈍、昏迷、反應遲緩、頭痛、眼睛流淚等,長期接觸可引起白血病發(fā)病率的增加。 |
安 全 措 施 | 【一般要求】 操作人員必須經(jīng)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熟練掌握操作技能,具備應急處置知識。 嚴加密閉,防止泄漏,工作場所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和全面通風,遠離火種、熱源,工作現(xiàn)場嚴禁吸煙。 在可能泄漏原油的場所內,應該設置可燃氣體報警儀,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tǒng)和設備,配備兩套以上重型防護服。戴安全防護眼鏡。穿相應的防護服。戴防護手套。高濃度環(huán)境中,應該佩戴防毒口罩。必要時應佩戴自給式呼吸器。儲罐等壓力設備應設置液位計、溫度計,并應帶有遠傳記錄和報警功能的安全裝置。 避免與強氧化劑接觸。 生產、儲存區(qū)域應設置安全警示標志。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存在殘留有害物時應及時處理。 【特殊要求】 【操作安全】 (1)往油罐或油罐汽車裝油時,輸油管要插入油面以下或接近罐的底部,以減少油料的沖擊和與空氣的摩擦。 (2)當進行灌裝原油時,鄰近的汽車、拖拉機的排氣管要戴上防火帽后才能發(fā)動,存原油地點附近嚴禁檢修車輛。 (3)注意倉庫及操作場所的通風,使油蒸氣容易逸散。 【儲存安全】 (1)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倉庫內。遠離火種、熱源。庫房內溫度不宜超過30℃。 (2)保持容器密閉。應與氧化劑、酸類物質分開存放。儲存間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風等設施。禁止使用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儲存區(qū)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灌裝時,注意流速不超過3m/s,且有接地裝置,防止靜電積聚。 (3)注意防雷、防靜電,廠(車間)內的儲罐應按《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gb 50057)的規(guī)定設置防雷、防靜電設施。 【運輸安全】 (1)運輸車輛應有危險貨物運輸標志、安裝具有行駛記錄功能的衛(wèi)星定位裝置。未經(jīng)公安機關批準,運輸車輛不得進入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限制通行的區(qū)域。 (2)嚴禁與氧化劑、食用化學品等混裝混運。運輸時所用的槽(罐)車應有導靜電拖線,槽內可設孔隔板以減少震蕩產生靜電。裝運該物品的車輛排氣管必須配備阻火裝置,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裝卸。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運輸途中應防曝曬、防雨淋、防高溫。中途停留時應遠離火種、熱源、高溫區(qū),勿在居民區(qū)和人口稠密區(qū)停留。 (3)輸油管道地下鋪設時,沿線應設置里程樁、轉角樁、標志樁和測試樁,并設警示標志。運行應符合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 |
應 急 處 置 原 則 | 【急救措施】 吸入:將中毒者移到空氣新鮮處,觀察呼吸。如果出現(xiàn)咳嗽或呼吸困難,考慮呼吸道刺激、支氣管炎或局部性肺炎。必要時給吸氧,幫助通氣。 食入:禁止催吐。可給予1~2杯水稀釋。盡快就醫(yī)。 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水沖洗皮膚或淋浴。 眼睛接觸:用大量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盡快就醫(yī)。沖洗之前應先摘除隱形眼鏡。 【滅火方法】 消防人員須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風向滅火。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噴水保持火場容器冷卻,直至滅火結束。處在火場中的容器若已變色或從安全泄壓裝置中產生聲音,必須馬上撤離。 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滅火。 【泄漏應急處置】 根據(jù)液體流動和蒸氣擴散的影響區(qū)域劃定警戒區(qū),無關人員從側風、上風向撤離至安全區(qū)。消除所有點火源(泄漏區(qū)附近禁止吸煙、消除所有明火、火花或火焰)。作業(yè)時所有設備應接地。禁止接觸或跨越泄漏物。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堵漏。防止泄漏物進入水體、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閉空間。用泡沫覆蓋抑制蒸氣產生。用干土、砂或其它不燃性材料吸收或覆蓋并收集于容器中。用潔凈非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大量泄漏:在液體泄漏物前方筑堤堵截以備處理。霧狀水能抑制蒸氣的產生,但在密閉空間中的蒸氣仍能被引燃。 作為一項緊急預防措施,泄漏隔離距離周圍至少為50m。如果為大量泄漏,下風向的初始疏散距離應至少為300m。 |
上一頁12下一頁二.汽油(含甲醇汽油、乙醇汽油)、石腦油
特別警示 | 高度易燃液體;不得使用直流水撲救(用水滅火無效)。 |
理 化 特 性 | 無色到淺黃色的透明液體。 依據(jù)《車用無鉛汽油》(gb17930)生產的車用無鉛汽油,按研究法辛烷值(ron)分為90號、93號和95號三個牌號,相對密度(水=1)0.70~0.80,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3~4,閃點-46℃,爆炸極限1.4~7.6%(體積比),自燃溫度415~530℃,最大爆炸壓力0.813mpa;石腦油主要成分為c4~c6的烷烴,相對密度0.78~0.97,閃點-2℃,爆炸極限1.1~8.7%(體積比)。 主要用途:汽油主要用作汽油機的燃料, 可用于橡膠、制鞋、印刷、制革、顏料等行業(yè), 也可用作機械零件的去污劑;石腦油主要用作裂解、催化重整和制氨原料,也可作為化工原料或一般溶劑,在石油煉制方面是制作清潔汽油的主要原料。 |
危 害 信 息 | 【燃燒和爆炸危險性】 高度易燃,蒸氣與空氣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高速沖擊、流動、激蕩后可因產生靜電火花放電引起燃燒爆炸。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著火回燃和爆炸。 【健康危害】 汽油為麻醉性毒物,高濃度吸入出現(xiàn)中毒性腦病,極高濃度吸入引起意識突然喪失、反射性呼吸停止。誤將汽油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 職業(yè)接觸限值:pc-twa(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mg/m3):300(汽油)。 |
安 全 措 施 | 【一般要求】 操作人員必須經(jīng)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熟練掌握操作技能,具備應急處置知識。 密閉操作,防止泄漏,工作場所全面通風。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配備易燃氣體泄漏監(jiān)測報警儀,使用防爆型通風系統(tǒng)和設備,配備兩套以上重型防護服。操作人員穿防靜電工作服,戴耐油橡膠手套。 儲罐等容器和設備應設置液位計、溫度計,并應裝有帶液位、溫度遠傳記錄和報警功能的安全裝置。 避免與氧化劑接觸。 生產、儲存區(qū)域應設置安全警示標志。灌裝時應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裝置,防止靜電積聚。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特殊要求】 【操作安全】 (1)油罐及貯存桶裝汽油附近要嚴禁煙火。禁止將汽油與其他易燃物放在一起。 (2)往油罐或油罐汽車裝油時,輸油管要插入油面以下或接近罐的底部,以減少油料的沖擊和與空氣的摩擦。沾油料的布、油棉紗頭、油手套等不要放在油庫、車庫內,以免自燃。不要用鐵器工具敲擊汽油桶,特別是空汽油桶更危險。因為桶內充滿汽油與空氣的混合氣,而且經(jīng)常處于爆炸極限之內,一遇明火,就能引起爆炸。 (3)當進行灌裝汽油時,鄰近的汽車、拖拉機的排氣管要戴上防火帽后才能發(fā)動,存汽油地點附近嚴禁檢修車輛。 (4)汽油油罐和貯存汽油區(qū)的上空,不應有電線通過。油罐、庫房與電線的距離要為電桿長度的1.5倍以上。 (5)注意倉庫及操作場所的通風,使油蒸氣容易逸散。 【儲存安全】 (1)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房溫度不宜超過30℃。炎熱季節(jié)應采取噴淋、通風等降溫措施。 (2)應與氧化劑分開存放,切忌混儲。用儲罐、鐵桶等容器盛裝,不要用塑料桶來存放汽油。盛裝時,切不可充滿,要留出必要的安全空間。 (3)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儲存區(qū)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罐儲時要有防火防爆技術措施。對于1000m3及以上的儲罐頂部應有泡沫滅火設施等。 【運輸安全】 (1)運輸車輛應有危險貨物運輸標志、安裝具有行駛記錄功能的衛(wèi)星定位裝置。未經(jīng)公安機關批準,運輸車輛不得進入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限制通行的區(qū)域。 (2)汽油裝于專用的槽車(船)內運輸,槽車(船)應定期清理;用其他包裝容器運輸時,容器須用蓋密封。運送汽油的油罐汽車,必須有導靜電拖線。對有每分鐘0.5m3以上的快速裝卸油設備的油罐汽車,在裝卸油時,除了保證鐵鏈接地外,更要將車上油罐的接地線插入地下并不得淺于100mm。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裝運該物品的車輛排氣管必須配備阻火裝置,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裝卸。汽車槽罐內可設孔隔板以減少震蕩產生靜電。 (3)嚴禁與氧化劑等混裝混運。夏季最好早晚運輸,運輸途中應防曝曬、防雨淋、防高溫。中途停留時應遠離火種、熱源、高溫區(qū)及人口密集地段。 (4)輸送汽油的管道不應靠近熱源敷設;管道采用地上敷設時,應在人員活動較多和易遭車輛、外來物撞擊的地段,采取保護措施并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汽油管道架空敷設時,管道應敷設在非燃燒體的支架或棧橋上。在已敷設的汽油管道下面,不得修建與汽油管道無關的建筑物和堆放易燃物品;汽油管道外壁顏色、標志應執(zhí)行《工業(yè)管道的基本識別色、識別符號和安全標識》(gb 7231)的規(guī)定。 (5)輸油管道地下鋪設時,沿線應設置里程樁、轉角樁、標志樁和測試樁,并設警示標志。運行應符合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 |
應 急 處 置 原 則 | 【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yī)。 食入:給飲牛奶或用植物油洗胃和灌腸。就醫(yī)。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就醫(yī)。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yī)。 【滅火方法】 噴水冷卻容器,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 滅火劑: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用水滅火無效。 【泄漏應急處置】 消除所有點火源。根據(jù)液體流動和蒸氣擴散的影響區(qū)域劃定警戒區(qū),無關人員從側風、上風向撤離至安全區(qū)。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正壓自給式空氣呼吸器,穿防毒、防靜電服。作業(yè)時使用的所有設備應接地。禁止接觸或跨越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泄漏物進入水體、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閉性空間。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使用潔凈的無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減少蒸發(fā)。噴水霧能減少蒸發(fā),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間內的易燃性。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 作為一項緊急預防措施,泄漏隔離距離至少為50m。如果為大量泄漏,下風向的初始疏散距離應至少為300m。 |
上一頁12下一頁
第4篇 危險化學品氨安全措施和應急處置原則
特別警示
與空氣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吸入可引起中毒性肺水腫。
理
化
特
性
常溫常壓下為無色氣體,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20℃、891kpa下即可液化,并放出大量的熱。液氨在溫度變化時,體積變化的系數(shù)很大。溶于水、乙醇和乙醚。分子量為17.03,熔點-77.7℃,沸點-33.5℃,氣體密度0.7708g/l,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0.59,相對密度(水=1)0.7(-33℃),臨界壓力11.40mpa,臨界溫度132.5℃,飽和蒸氣壓1013kpa(26℃),爆炸極限15%~30.2%(體積比),自燃溫度630℃,最大爆炸壓力0.580mpa。
主要用途:主要用作致冷劑及制取銨鹽和氮肥。
危
害
信
息
【燃燒和爆炸危險性】
極易燃,能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引起燃燒爆炸。
【活性反應】
與氟、氯等接觸會發(fā)生劇烈的化學反應。
【健康危害】
對眼、呼吸道粘膜有強烈刺激和腐蝕作用。急性氨中毒引起眼和呼吸道刺激癥狀,支氣管炎或支氣管周圍炎,肺炎,重度中毒者可發(fā)生中毒性肺水腫。高濃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和心搏停止??芍卵酆推つw灼傷。
pc-twa(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mg/m3):20; pc-stel(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mg/m3):30。
安
全
措
施
【一般要求】
操作人員必須經(jīng)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熟練掌握操作技能,具備應急處置知識。
嚴加密閉,防止泄漏,工作場所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和全面通風,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
生產、使用氨氣的車間及貯氨場所應設置氨氣泄漏檢測報警儀,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tǒng)和設備,應至少配備兩套正壓式空氣呼吸器、長管式防毒面具、重型防護服等防護器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防靜電工作服,戴橡膠手套。工作場所濃度超標時,操作人員應該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可能接觸液體時,應防止凍傷。
儲罐等壓力容器和設備應設置安全閥、壓力表、液位計、溫度計,并應裝有帶壓力、液位、溫度遠傳記錄和報警功能的安全裝置,設置整流裝置與壓力機、動力電源、管線壓力、通風設施或相應的吸收裝置的聯(lián)鎖裝置。重點儲罐需設置緊急切斷裝置。
避免與氧化劑、酸類、鹵素接觸。
生產、儲存區(qū)域應設置安全警示標志。在傳送過程中,鋼瓶和容器必須接地和跨接,防止產生靜電。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鋼瓶及附件破損。禁止使用電磁起重機和用鏈繩捆扎、或將瓶閥作為吊運著力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特殊要求】
【操作安全】
(1)嚴禁利用氨氣管道做電焊接地線。嚴禁用鐵器敲擊管道與閥體,以免引起火花。
(2)在含氨氣環(huán)境中作業(yè)應采用以下防護措施:
——根據(jù)不同作業(yè)環(huán)境配備相應的氨氣檢測儀及防護裝置,并落實人員管理,使氨氣檢測儀及防護裝置處于備用狀態(tài);
——作業(yè)環(huán)境應設立風向標;
——供氣裝置的空氣壓縮機應置于上風側;
——進行檢修和搶修作業(yè)時,應攜帶氨氣檢測儀和正壓式空氣呼吸器。
(3)充裝時,使用萬向節(jié)管道充裝系統(tǒng),嚴防超裝。
【儲存安全】
(1)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專用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房溫度不宜超過30℃。
(2)與氧化劑、酸類、鹵素、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罐遠離火種、熱源。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儲存區(qū)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3)液氨氣瓶應放置在距工作場地至少5m以外的地方,并且通風良好。
(4)注意防雷、防靜電,廠(車間)內的氨氣儲罐應按《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gb 50057)的規(guī)定設置防雷、防靜電設施。
【運輸安全】
(1)運輸車輛應有危險貨物運輸標志、安裝具有行駛記錄功能的衛(wèi)星定位裝置。未經(jīng)公安機關批準,運輸車輛不得進入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限制通行的區(qū)域。
(2)槽車運輸時要用專用槽車。槽車安裝的阻火器(火星熄滅器)必須完好。槽車和運輸卡車要有導靜電拖線;槽車上要備有2只以上干粉或二氧化碳滅火器和防爆工具;防止陽光直射。
(3)車輛運輸鋼瓶時,瓶口一律朝向車輛行駛方向的右方,堆放高度不得超過車輛的防護欄板,并用三角木墊卡牢,防止?jié)L動。不準同車混裝有抵觸性質的物品和讓無關人員搭車。運輸途中遠離火種,不準在有明火地點或人多地段停車,停車時要有人看管。發(fā)生泄漏或火災時要把車開到安全地方進行滅火或堵漏。
(4)輸送氨的管道不應靠近熱源敷設;管道采用地上敷設時,應在人員活動較多和易遭車輛、外來物撞擊的地段,采取保護措施并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氨管道架空敷設時,管道應敷設在非燃燒體的支架或棧橋上。在已敷設的氨管道下面,不得修建與氨管道無關的建筑物和堆放易燃物品;氨管道外壁顏色、標志應執(zhí)行《工業(yè)管道的基本識別色、識別符號和安全標識》(gb 7231)的規(guī)定。
應
急
處
置
原
則
【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yī)。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應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徹底沖洗。就醫(yī)。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yī)。
【滅火方法】
消防人員必須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風向滅火。切斷氣源。若不能切斷氣源,則不允許熄滅泄漏處的火焰。噴水冷卻容器,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
滅火劑:霧狀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泄漏應急處置】
消除所有點火源。根據(jù)氣體的影響區(qū)域劃定警戒區(qū),無關人員從側風、上風向撤離至安全區(qū)。建議應急處理人員穿內置正壓自給式空氣呼吸器的全封閉防化服。如果是液化氣體泄漏,還應注意防凍傷。禁止接觸或跨越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氣體通過下水道、通風系統(tǒng)和密閉性空間擴散。若可能翻轉容器,使之逸出氣體而非液體。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液體泄漏物。用醋酸或其它稀酸中和。也可以噴霧狀水稀釋、溶解,同時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產生的大量廢水。如有可能,將殘余氣或漏出氣用排風機送至水洗塔或與塔相連的通風櫥內。如果鋼瓶發(fā)生泄漏,無法封堵時可浸入水中。儲罐區(qū)最好設水或稀酸噴灑設施。隔離泄漏區(qū)直至氣體散盡。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后再用。
隔離與疏散距離:小量泄漏,初始隔離30m,下風向疏散白天100m、夜晚200m;大量泄漏,初始隔離150m,下風向疏散白天800m、夜晚2300m。
第5篇 危險化學品液化石油氣安全措施和應急處置原則
特別警示
極易燃氣體。
理
化
特
性
由石油加工過程中得到的一種無色揮發(fā)性液體,主要組分為丙烷、丙烯、丁烷、丁烯,并含有少量戊烷、戊烯和微量硫化氫等雜質。不溶于水。熔點-160~-107℃,沸點-12~4℃,閃點-80~-60℃,相對密度(水=1)0.5~0.6,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1.5~2.0,爆炸極限5%~33%(體積比),自燃溫度426~537℃。
主要用途:主要用作民用燃料、發(fā)動機燃料、制氫原料、加熱爐燃料以及打火機的氣體燃料等,也可用作石油化工的原料。
危
害
信
息
【燃燒和爆炸危險性】
極易燃,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熱源或明火有燃燒爆炸危險。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點火源會著火回燃。
【活性反應】
與氟、氯等接觸會發(fā)生劇烈的化學反應。
【健康危害】
主要侵犯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急性液化氣輕度中毒主要表現(xiàn)為頭昏、頭痛、咳嗽、食欲減退、乏力、失眠等;重者失去知覺、小便失禁、呼吸變淺變慢。
職業(yè)接觸限值:pc-twa(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mg/m3):1000;pc-stel(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mg/m3):1500。
安
全
措
施
【一般要求】
操作人員必須經(jīng)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熟練掌握操作技能,具備應急處置知識。
密閉操作,避免泄漏,工作場所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風條件。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
生產、儲存、使用液化石油氣的車間及場所應設置泄漏檢測報警儀,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tǒng)和設備,配備兩套以上重型防護服。穿防靜電工作服,工作場所濃度超標時,建議操作人員應該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赡芙佑|液體時,應防止凍傷。儲罐等壓力容器和設備應設置安全閥、壓力表、液位計、溫度計,并應裝有帶壓力、液位、溫度遠傳記錄和報警功能的安全裝置,設置整流裝置與壓力機、動力電源、管線壓力、通風設施或相應的吸收裝置的聯(lián)鎖裝置。儲罐等設置緊急切斷裝置。
避免與氧化劑、鹵素接觸。
生產、儲存區(qū)域應設置安全警示標志。在傳送過程中,鋼瓶和容器必須接地和跨接,防止產生靜電。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鋼瓶及附件破損。禁止使用電磁起重機和用鏈繩捆扎、或將瓶閥作為吊運著力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特殊要求】
【操作安全】
(1)充裝液化石油氣鋼瓶,必須在充裝站內按工藝流程進行。禁止槽車、貯灌、或大瓶向小瓶直接充裝液化氣。禁止漏氣、超重等不合格的鋼瓶運出充裝站。
(2)用戶使用裝有液化石油氣鋼瓶時:不準擅自更改鋼瓶的顏色和標記;不準把鋼瓶放在曝日下、臥室和辦公室內及靠近熱源的地方;不準用明火、蒸氣、熱水等熱源對鋼瓶加熱或用明火檢漏;不準倒臥或橫臥使用鋼瓶;不準摔碰、滾動液化氣鋼瓶;不準鋼瓶之間互充液化氣;不準自行處理液化氣殘液。
(3)液化石油氣的儲罐在首次投入使用前,要求罐內含氧量小于3%。首次灌裝液化石油氣時,應先開啟氣相閥門待兩罐壓力平衡后,進行緩慢灌裝。
(4)液化石油氣槽車裝卸作業(yè)時,凡有以下情況之一時,槽車應立即停止裝卸作業(yè),并妥善處理:
——附近發(fā)生火災;
——檢測出液化氣體泄漏;
——液壓異常;
——其他不安全因素。
(5)充裝時,使用萬向節(jié)管道充裝系統(tǒng),嚴防超裝。
【儲存安全】
(1)儲存于陰涼、通風的易燃氣體專用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房溫度不宜超過30℃。
(2)應與氧化劑、鹵素分開存放,切忌混儲。照明線路、開關及燈具應符合防爆規(guī)范,地面應采用不產生火花的材料或防靜電膠墊,管道法蘭之間應用導電跨接。壓力表必須有技術監(jiān)督部門有效的檢定合格證。儲罐站必須加強安全管理。站內嚴禁煙火。進站人員不得穿易產生靜電的服裝和穿帶釘鞋。入站機動車輛排氣管出口應有消火裝置,車速不得超過5km/h。液化石油氣供應單位和供氣站點應設有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專用鋼瓶庫;建立液化石油氣實瓶入庫驗收制度,不合格的鋼瓶不得入庫;空瓶和實瓶應分開放置,并應設置明顯標志。儲存區(qū)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3)液化石油氣儲罐、槽車和鋼瓶應定期檢驗。
(4)注意防雷、防靜電,廠(車間)內的液化石油氣儲罐應按《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gb 50057)的規(guī)定設置防雷、防靜電設施。
【運輸安全】
(1)運輸車輛應有危險貨物運輸標志、安裝具有行駛記錄功能的衛(wèi)星定位裝置。未經(jīng)公安機關批準,運輸車輛不得進入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限制通行的區(qū)域。
(2)槽車運輸時要用專用槽車。槽車安裝的阻火器(火星熄滅器)必須完好。槽車和運輸卡車要有導靜電拖線;槽車上要備有2只以上干粉或二氧化碳滅火器和防爆工具。
(3)車輛運輸鋼瓶時,瓶口一律朝向車輛行駛方向的右方,堆放高度不得超過車輛的防護欄板,并用三角木墊卡牢,防止?jié)L動。不準同車混裝有抵觸性質的物品和讓無關人員搭車。運輸途中遠離火種,不準在有明火地點或人多地段停車,停車時要有人看管。發(fā)生泄漏或火災要開到安全地方進行滅火或堵漏。
(4)輸送液化石油氣的管道不應靠近熱源敷設;管道采用地上敷設時,應在人員活動較多和易遭車輛、外來物撞擊的地段,采取保護措施并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液化石油氣管道架空敷設時,管道應敷設在非燃燒體的支架或棧橋上。在已敷設的液化石油氣管道下面,不得修建與液化石油氣管道無關的建筑物和堆放易燃物品;液化石油氣管道外壁顏色、標志應執(zhí)行《工業(yè)管道的基本識別色、識別符號和安全標識》(gb 7231)的規(guī)定。
應
急
處
置
原
則
【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立即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并就醫(yī)。
皮膚接觸:如果發(fā)生凍傷,將患部浸泡于保持在38~42℃的溫水中復溫。不要涂擦。不要使用熱水或輻射熱。使用清潔、干燥的敷料包扎。如有不適感,就醫(yī)。
【滅火方法】
切斷氣源。若不能切斷氣源,則不允許熄滅泄漏處的火焰。噴水冷卻容器,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
滅火劑:泡沫、二氧化碳、霧狀水。
【泄漏應急處置】
消除所有點火源。根據(jù)氣體的影響區(qū)域劃定警戒區(qū),無關人員從側風、上風向撤離至安全區(qū);靜風泄漏時,液化石油氣沉在底部并向低洼處流動,無關人員應向高處撤離。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正壓自給式空氣呼吸器,穿防靜電、防寒服。作業(yè)時使用的所有設備應接地。禁止接觸或跨越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若可能翻轉容器,使之逸出氣體而非液體。噴霧狀水抑制蒸氣或改變蒸氣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觸泄漏物。禁止用水直接沖擊泄漏物或泄漏源。防止氣體通過下水道、通風系統(tǒng)和密閉性空間擴散。隔離泄漏區(qū)直至氣體散盡。
作為一項緊急預防措施,泄漏隔離距離至少為100m。如果為大量泄漏,下風向的初始疏散距離應至少為800m。
第6篇 夏季危險化學品儲存安全措施
夏季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季節(jié),地面溫度高達32~42。c。炎熱的氣候條件對危險化學品的安全儲存威脅很大。危險化學品火災也多發(fā)生在炎熱的夏季。分析原因有以下幾個:
一、溫度升高使危險化學品體積增大,壓力增大
熱脹冷縮是物體的一般物理現(xiàn)象。易燃液體的膨脹系數(shù)普遍比較大,儲存在密閉容器中,受熱后體積容易膨脹,同時蒸氣壓增加,使容器內部壓力增大,若超過了容器所能承受的壓力,就會造成容器故障,甚至炸裂。高溫季節(jié)盛裝易燃液體的鐵桶出現(xiàn)“鼓桶”現(xiàn)象以及玻璃容器的炸裂現(xiàn)象都是由于受熱膨脹所致。如果容器是敞口,液體膨脹超過其容量就會外溢,發(fā)生跑、冒、滴、漏現(xiàn)象。例如,液化石油氣體積膨脹系數(shù)是水的11~17倍,其體積受溫度的影響較大,所以家庭使用液化石油氣時,禁止用沸水加熱或烘烤。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fā)生,除了采取防熱降溫措施以外,還要控制灌充量,即按規(guī)定的充裝系數(shù)進行灌裝。
就氣體而言,其膨脹系數(shù)就更大了。氣體一般都是裝在鋼瓶里的,隨著溫度的升高,鋼瓶內的壓力就會增大。例如氧氣瓶o。c時,瓶內壓力為150kg/cm;溫度升高到5 4.6℃時,壓力就升到180 kg/cm2。壓力過高,鋼瓶就有爆炸的危險。
二、溫度升高使液體的蒸發(fā)速度加快
易燃液體蒸發(fā)能力的大小不但與液體本身的性質有關,而且受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更大,其中溫度對它的影響更重要。溫度越高,易燃液體蒸發(fā)越快,液面上蒸氣濃度越大,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的可能性就越大,火災爆炸危險性就越大。不同液體的蒸發(fā)速度因溫度、沸點、比重、壓力的不同而不同。易燃液體蒸發(fā)的難易程度用沸點來表示,沸點越低,表明該液體的蒸發(fā)性越強。有些易燃液體的沸點是很低的,如在常壓下,汽油的沸點是50。c,如環(huán)境溫度超過其沸點,就容易發(fā)生危險。
三、溫度升高加速氧化分解和自燃
由于受溫度、濕度等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許多危險化學品受熱后容易分解,放出氧氣甚至氧原子,使其它物質氧化,同時放出大量的熱。如果通風不良,熱量積聚不散,致使溫度升高,又會加快氧化速度,產生更多的熱,促使溫度繼續(xù)升高,當溫度達到物質的自燃點時物質就會自燃起火。有些自燃點較低的物質如黃磷(自燃點為30。c),如果不妥善保管,夏季氣溫超過它的自燃點時,遇空氣就能自燃起火。
夏季防止危險化學品事故,關鍵是要防熱降溫。具體措施有:
1.要有合格的危險化學品倉庫
危險化學品倉庫應采用不導熱的耐火材料做屋頂和墻壁的隔熱層,屋檐要適當加長,以阻止陽光射入倉庫;庫墻要適當加厚,常開窗,采用間接通風洞,設置雙層門,雙層屋頂;窗玻璃漆成藍色或選用磨砂玻璃。
2.危險化學品要分類存放
化學危險品一般分為爆炸性物品、遇水燃燒物品、自燃性物品、易燃固體、易燃和助燃氣體、腐蝕性物品、氧化劑等。對這些物品要分類、分庫、分件、分架存放,嚴禁把各種性質互相抵觸、滅火方法不同、容易引起自燃的物品混放在一處。儲存物品時堆垛不可過高、過大、過密,垛與垛之問;垛與墻、柱、屋梁、電燈之間應保持一定距離,并留有消防通道,不得超量儲存。
3.要嚴格控制溫度
為倉庫設貯水屋面或在倉庫屋面上設置冷卻水管,氣溫在30“c以上時噴水降溫,使倉庫內溫度保持在28。c以下。在倉庫屋頂鋪石麻袋,能增加屋頂?shù)母魺嵝阅?也可將庫房屋頂、外墻和窗戶玻璃涂成白色,利用白色對陽光的反射作用,減少輻射熱的吸收,達到降溫的作用。根據(jù)物品性質和包裝情況,還可以在倉庫地面上澆井水、放冰塊,有條件的安裝空調進行降溫。有的倉庫可在早晚和夜間開窗通風,放進冷空氣,中午關閉門窗,防止熱空氣進入。
4.對露天堆場和貯罐采取降溫措施
桶裝的易燃液體,應放在建筑物內,以防太陽直接照射。在特殊情況下需要臨時露天存放的,應采用不燃材料搭建遮陽棚,有時要用皮管定時噴水降溫。桶內一般只盛裝容積的90%95%,留有5%~10%的空間,這樣能防止桶內危險化學品受熱膨脹而發(fā)生燃燒或爆炸事故。貯罐頂部應設置降溫裝置,在氣溫達到30。c以上時,開啟冷卻水泵進行噴淋降溫。貯罐也不能裝得太滿,需留出5%~10%的容積空間。
5.應有防雷設施
危險化學品倉庫,一般都設在本單位或城市的邊緣地區(qū),與周圍的其它建筑物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樣,倉庫周圍就形成了空曠地帶,容易遭受雷擊。因此,倉庫要安裝避雷裝置,以防止雷擊而引起火災事故。
6.加強管理
管理危險化學品倉庫的人員必須經(jīng)過消防安全培訓并經(jīng)考核合格,持證上崗。庫管人員要定時對倉庫進行巡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確保安全。
第7篇 危險化學品苯安全措施和應急處置原則
特別警示
確認人類致癌物;易燃液體,不得使用直流水撲救(閃點很低,用水滅火無效)。
理
化
特
性
無色透明液體,有強烈芳香味。微溶于水,與乙醇、乙醚、丙酮、四氯化碳、二硫化碳和乙酸混溶。分子量78.11,熔點5.51℃,沸點80.1℃,相對密度(水=1)0.88,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2.77,臨界壓力4.92mpa,臨界溫度288.9℃,飽和蒸氣壓10kpa(20℃),折射率 1.4979(25℃),閃點-11℃,爆炸極限1.2%~8.0%(體積比),自燃溫度560℃,最小點火能0.20mj,最大爆炸壓力0.880mpa。
主要用途:主要用作溶劑及合成苯的衍生物、香料、染料、塑料、醫(yī)藥、炸藥、橡膠等。
危
害
信
息
【燃燒和爆炸危險性】
高度易燃,蒸氣與空氣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著火回燃和爆炸。
【健康危害】
吸入高濃度苯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有麻醉作用,引起急性中毒;長期接觸苯對造血系統(tǒng)有損害,引起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重者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梢鸢籽?。具有生殖毒性。皮膚損害有脫脂、干燥、皸裂、皮炎。
職業(yè)接觸限值:pc-twa(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mg/m3):6(皮);pc-stel(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mg/m3):10(皮)。
iarc:確認人類致癌物。
安
全
措
施
【一般要求】
操作人員必須經(jīng)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熟練掌握操作技能,具備應急處置知識。
密閉操作,防止泄漏,加強通風。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生產、使用苯的車間及貯苯場所應設置泄漏檢測報警儀,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tǒng)和設備,配備兩套以上重型防護服。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防靜電工作服,戴橡膠手套,建議操作人員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儲罐等容器和設備應設置液位計、溫度計,并應裝有帶液位、溫度遠傳記錄和報警功能的安全裝置,重點儲罐等應設置緊急切斷裝置。
避免與氧化劑、酸類、堿金屬接觸。
生產、儲存區(qū)域應設置安全警示標志。灌裝時應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裝置,防止靜電積聚。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特殊要求】
【操作安全】
(1)一旦發(fā)生物品著火,應用干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砂土滅火。
(2)苯生產和使用過程中注意以下事項:
——必須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
——系統(tǒng)漏氣時要站在上風口,同時佩戴好防毒面具進行作業(yè);
——接觸高溫設備時要防止燙傷;
——設備的水壓、油壓保持正常,有關管線要暢通。
(3)生產設備的清洗污水及生產車間內部地坪的沖洗水須收入應急池,經(jīng)處理合格后才可排放。
(4)充裝時使用萬向節(jié)管道充裝系統(tǒng),嚴防超裝。
【儲存安全】
(1)儲存于陰涼、通風良好的專用庫房或儲罐內,遠離火種、熱源。庫房溫度不宜超過37℃,保持容器密封。
(2)應與氧化劑、酸類、堿金屬等分開存放,切忌混儲。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在苯儲罐四周設置圍堰,圍堰的容積等于儲罐的容積。儲存區(qū)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
(3)注意防雷、防靜電,廠(車間)內的儲罐應按《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gb 50057)的規(guī)定設置防雷防靜電設施。
(4)每天不少于兩次對各儲罐進行巡檢,并做好記錄,發(fā)現(xiàn)跑、冒、滴、漏等隱患要及時聯(lián)系處理,重大隱患要及時上報。
【運輸安全】
(1)運輸車輛應有危險貨物運輸標志、安裝具有行駛記錄功能的衛(wèi)星定位裝置。未經(jīng)公安機關批準,運輸車輛不得進入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限制通行的區(qū)域。
(2)苯裝于專用的槽車(船)內運輸,槽車(船)應定期清理;用其他包裝容器運輸時,容器須用蓋密封。槽車安裝的阻火器(火星熄滅器)必須完好。槽車上要備有2只以上干粉或二氧化碳滅火器和防爆工具。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裝卸。運輸車輛進入廠區(qū),必須安裝靜電接地裝置和阻火器,車速不超過5km/h。
(3)嚴禁與氧化劑、酸類、堿金屬等混裝混運。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不得在人口稠密區(qū)和有明火等場所停靠。高溫季節(jié)應早晚運輸,防止日光暴曬。運輸苯容器時,應輕裝輕卸。嚴禁拋、滑、滾、碰。嚴禁用電磁起重機和鏈繩吊裝搬運。裝運時,應妥善固定。
(4)苯管道輸送時,注意以下事項:
——苯管道架空敷設時,苯管道應敷設在非燃燒體的支架或棧橋上。在已敷設的苯管道下面,不得修建與苯管道無關的建筑物和堆放易燃物品;
——管道不應穿過非生產苯所使用的建筑物;
——管道消除靜電接地裝置和防雷接地線,單獨接地。防雷的接地電阻值不大于10ω,防靜電的接地電阻值不大于100ω;
——苯管道不應靠近熱源敷設;
——管道采用地上敷設時,應在人員活動較多和易遭車輛、外來物撞擊的地段,采取保護措施并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
——苯管道外壁顏色、標志應執(zhí)行《工業(yè)管道的基本識別色、識別符號和安全標識》(gb 7231)的規(guī)定;
——室內管道不應敷設在地溝中或直接埋地,室外地溝敷設的管道,應有防止泄漏、積聚或竄入其他溝道的措施。
應
急
處
置
原
則
【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yī)。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yī)。
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或清水徹底沖洗皮膚。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yī)。
【滅火方法】
噴水冷卻容器,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處在火場中的容器若已變色或從安全泄壓裝置中產生聲音,必須馬上撤離。
滅火劑: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滅火無效。
【泄漏應急處置】
消除所有點火源。根據(jù)液體流動和蒸氣擴散的影響區(qū)域劃定警戒區(qū),無關人員從側風、上風向撤離至安全區(qū)。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正壓自給式空氣呼吸器,穿防毒、防靜電服。作業(yè)時使用的所有設備應接地。禁止接觸或跨越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泄漏物進入水體、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閉性空間。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使用潔凈的無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減少蒸發(fā)。噴水霧能減少蒸發(fā),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間內的易燃性。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
作為一項緊急預防措施,泄漏隔離距離至少為50m。如果為大量泄漏,下風向的初始疏散距離應至少為300m。
第8篇 化學清洗工程中的安全措施
(1)在化學清洗前,必須對鍋爐進行嚴格的檢查,如果發(fā)現(xiàn)鍋爐熱交換管有嚴重的局部腐蝕(小孔腐蝕、潰瘍腐蝕)和任何形式的裂開、鼓泡,都必須將這些部位進行切換,然后才能進行清洗。
(2)臨時管線的安裝必須嚴格保證質量,安裝完畢后必須經(jīng)過水壓試驗,試壓合格后方可投入工作。對于任何細小的滲、漏都必須重新補焊直到完全合格為止。
(3)化學清洗系統(tǒng)的最高部位,應安裝排氣出口,以防止因緩蝕劑效果不好或使用不當而使鐵腐蝕產生的氫氣的危害。同時,最高部位放氣后,可保證整個清洗系統(tǒng)充滿清洗介質,不留死角。
(4)清洗現(xiàn)場必須照明充足,道路通暢。動力電源和照明電源分開,并將電源控制板設置在離開清洗系統(tǒng)較遠,而又操作方便的地方。
(5)準備必要的急救藥品和勞保用品。急救藥品一般有如下幾種:2~3%的重碳酸鈉和碳酸鈉溶液;飽和石灰水;1~2%的硼酸水溶液;1~2%的醋酸或鹽酸水溶液;蒸餾水等。勞保用品有:橡皮手套、圍裙;防護眼睛;工作服;毛巾;藥棉;洗眼用的器具等。
(6)操作時必須統(tǒng)一指揮,分工負責。所有重要部位(如酸泵、閥門、加藥點)都要設置專人值班。值班人員必須嚴守崗位,聽從指揮。
(7)化學清洗現(xiàn)場不得動用明火(如電焊、抽煙,取暖等)。以防火災及其他事故的發(fā)生。
(8)清洗現(xiàn)場必須設置專門的休息室供非值班人員休息,不許在酸洗系統(tǒng)旁邊睡覺和休息。飲水及食品需放在休息室內,不得和化學藥品混放,以免誤食中毒。
(9)每一化學操作步驟,都必需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程和要求進行,不得圖省事而任意改變操作程序。特別是嚴禁用人工抱住酸瓶子直接往鍋爐中加酸,這樣會因酸液隨氣體(二氧化碳)的大量產生而濺出,造成人身事故。
第9篇 危險化學品安全措施和應急處置原則——氨
特別警示
與空氣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吸入可引起中毒性肺水腫。
理
化
特
性
常溫常壓下為無色氣體,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20℃、891kpa下即可液化,并放出大量的熱。液氨在溫度變化時,體積變化的系數(shù)很大。溶于水、乙醇和乙醚。分子量為17.03,熔點-77.7℃,沸點-33.5℃,氣體密度0.7708g/l,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0.59,相對密度(水=1)0.7(-33℃),臨界壓力11.40mpa,臨界溫度132.5℃,飽和蒸氣壓1013kpa(26℃),爆炸極限15%~30.2%(體積比),自燃溫度630℃,最大爆炸壓力0.580mpa。
主要用途:主要用作致冷劑及制取銨鹽和氮肥。
危
害
信
息
【燃燒和爆炸危險性】
極易燃,能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引起燃燒爆炸。
【活性反應】
與氟、氯等接觸會發(fā)生劇烈的化學反應。
【健康危害】
對眼、呼吸道粘膜有強烈刺激和腐蝕作用。急性氨中毒引起眼和呼吸道刺激癥狀,支氣管炎或支氣管周圍炎,肺炎,重度中毒者可發(fā)生中毒性肺水腫。高濃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和心搏停止??芍卵酆推つw灼傷。
pc-twa(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mg/m3):20; pc-stel(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mg/m3):30。
安
全
措
施
【一般要求】
操作人員必須經(jīng)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熟練掌握操作技能,具備應急處置知識。
嚴加密閉,防止泄漏,工作場所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和全面通風,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
生產、使用氨氣的車間及貯氨場所應設置氨氣泄漏檢測報警儀,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tǒng)和設備,應至少配備兩套正壓式空氣呼吸器、長管式防毒面具、重型防護服等防護器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防靜電工作服,戴橡膠手套。工作場所濃度超標時,操作人員應該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可能接觸液體時,應防止凍傷。
儲罐等壓力容器和設備應設置安全閥、壓力表、液位計、溫度計,并應裝有帶壓力、液位、溫度遠傳記錄和報警功能的安全裝置,設置整流裝置與壓力機、動力電源、管線壓力、通風設施或相應的吸收裝置的聯(lián)鎖裝置。重點儲罐需設置緊急切斷裝置。
避免與氧化劑、酸類、鹵素接觸。
生產、儲存區(qū)域應設置安全警示標志。在傳送過程中,鋼瓶和容器必須接地和跨接,防止產生靜電。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鋼瓶及附件破損。禁止使用電磁起重機和用鏈繩捆扎、或將瓶閥作為吊運著力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特殊要求】
【操作安全】
(1)嚴禁利用氨氣管道做電焊接地線。嚴禁用鐵器敲擊管道與閥體,以免引起火花。
(2)在含氨氣環(huán)境中作業(yè)應采用以下防護措施:
——根據(jù)不同作業(yè)環(huán)境配備相應的氨氣檢測儀及防護裝置,并落實人員管理,使氨氣檢測儀及防護裝置處于備用狀態(tài);
——作業(yè)環(huán)境應設立風向標;
——供氣裝置的空氣壓縮機應置于上風側;
——進行檢修和搶修作業(yè)時,應攜帶氨氣檢測儀和正壓式空氣呼吸器。
(3)充裝時,使用萬向節(jié)管道充裝系統(tǒng),嚴防超裝。
【儲存安全】
(1)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專用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房溫度不宜超過30℃。
(2)與氧化劑、酸類、鹵素、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罐遠離火種、熱源。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儲存區(qū)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3)液氨氣瓶應放置在距工作場地至少5m以外的地方,并且通風良好。
(4)注意防雷、防靜電,廠(車間)內的氨氣儲罐應按《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gb 50057)的規(guī)定設置防雷、防靜電設施。
【運輸安全】
(1)運輸車輛應有危險貨物運輸標志、安裝具有行駛記錄功能的衛(wèi)星定位裝置。未經(jīng)公安機關批準,運輸車輛不得進入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限制通行的區(qū)域。
(2)槽車運輸時要用專用槽車。槽車安裝的阻火器(火星熄滅器)必須完好。槽車和運輸卡車要有導靜電拖線;槽車上要備有2只以上干粉或二氧化碳滅火器和防爆工具;防止陽光直射。
(3)車輛運輸鋼瓶時,瓶口一律朝向車輛行駛方向的右方,堆放高度不得超過車輛的防護欄板,并用三角木墊卡牢,防止?jié)L動。不準同車混裝有抵觸性質的物品和讓無關人員搭車。運輸途中遠離火種,不準在有明火地點或人多地段停車,停車時要有人看管。發(fā)生泄漏或火災時要把車開到安全地方進行滅火或堵漏。
(4)輸送氨的管道不應靠近熱源敷設;管道采用地上敷設時,應在人員活動較多和易遭車輛、外來物撞擊的地段,采取保護措施并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氨管道架空敷設時,管道應敷設在非燃燒體的支架或棧橋上。在已敷設的氨管道下面,不得修建與氨管道無關的建筑物和堆放易燃物品;氨管道外壁顏色、標志應執(zhí)行《工業(yè)管道的基本識別色、識別符號和安全標識》(gb 7231)的規(guī)定。
應
急
處
置
原
則
【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yī)。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應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徹底沖洗。就醫(yī)。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yī)。
【滅火方法】
消防人員必須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風向滅火。切斷氣源。若不能切斷氣源,則不允許熄滅泄漏處的火焰。噴水冷卻容器,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
滅火劑:霧狀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泄漏應急處置】
消除所有點火源。根據(jù)氣體的影響區(qū)域劃定警戒區(qū),無關人員從側風、上風向撤離至安全區(qū)。建議應急處理人員穿內置正壓自給式空氣呼吸器的全封閉防化服。如果是液化氣體泄漏,還應注意防凍傷。禁止接觸或跨越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氣體通過下水道、通風系統(tǒng)和密閉性空間擴散。若可能翻轉容器,使之逸出氣體而非液體。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液體泄漏物。用醋酸或其它稀酸中和。也可以噴霧狀水稀釋、溶解,同時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產生的大量廢水。如有可能,將殘余氣或漏出氣用排風機送至水洗塔或與塔相連的通風櫥內。如果鋼瓶發(fā)生泄漏,無法封堵時可浸入水中。儲罐區(qū)最好設水或稀酸噴灑設施。隔離泄漏區(qū)直至氣體散盡。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后再用。
隔離與疏散距離:小量泄漏,初始隔離30m,下風向疏散白天100m、夜晚200m;大量泄漏,初始隔離150m,下風向疏散白天800m、夜晚2300m。
第10篇 危險化學品安全措施和應急處置原則---氯
特別警示
劇毒,吸入高濃度氣體可致死;包裝容器受熱有爆炸的危險。
理
化
特
性
常溫常壓下為黃綠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常溫下、709kpa以上壓力時為液體,液氯為金黃色。微溶于水,易溶于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分子量為70.91,熔點-101℃,沸點-34.5℃,氣體密度3.21g/l, 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2.5,相對密度(水=1)1.41(20℃),臨界壓力7.71mpa,臨界溫度144℃,飽和蒸氣壓673kpa(20℃),log pow(辛醇/水分配系數(shù)) 0.85。
主要用途:用于制造氯乙烯、環(huán)氧氯丙烷、氯丙烯、氯化石蠟等;用作氯化試劑,也用作水處理過程的消毒劑。
危
害
信
息
【燃燒和爆炸危險性】
本品不燃, 但可助燃。一般可燃物大都能在氯氣中燃燒,一般易燃氣體或蒸氣也都能與氯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受熱后容器或儲罐內壓增大,泄漏物質可導致中毒。
【活性反應】
強氧化劑,與水反應,生成有毒的次氯酸和鹽酸。與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等堿反應生成次氯酸鹽和氯化物,可利用此反應對氯氣進行無害化處理。液氯與可燃物、還原劑接觸會發(fā)生劇烈反應。與汽油等石油產品、烴、氨、醚、松節(jié)油、醇、乙炔、二硫化碳、氫氣、金屬粉末和磷接觸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接觸烴基膦、鋁、銻、胂、鉍、硼、黃銅、碳、二乙基鋅等物質會導致燃燒、爆炸,釋放出有毒煙霧。潮濕環(huán)境下,嚴重腐蝕鐵、鋼、銅和鋅。
【健康危害】
氯是一種強烈的刺激性氣體,經(jīng)呼吸道吸入時,與呼吸道粘膜表面水分接觸,產生鹽酸、次氯酸,次氯酸再分解為鹽酸和新生態(tài)氧,產生局部刺激和腐蝕作用。
急性中毒:輕度者有流淚、咳嗽、咳少量痰、胸悶,出現(xiàn)氣管-支氣管炎或支氣管周圍炎的表現(xiàn);中度中毒發(fā)生支氣管肺炎、局限性肺泡性肺水腫、間質性肺水腫或哮喘樣發(fā)作,病人除有上述癥狀的加重外,還會出現(xiàn)呼吸困難、輕度紫紺等;重者發(fā)生肺泡性水腫、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嚴重窒息、昏迷或休克,可出現(xiàn)氣胸、縱隔氣腫等并發(fā)癥。吸入極高濃度的氯氣,可引起迷走神經(jīng)反射性心跳驟?;蚝眍^痙攣而發(fā)生“電擊樣”死亡。眼睛接觸可引起急性結膜炎,高濃度氯可造成角膜損傷。皮膚接觸液氯或高濃度氯,在暴露部位可有灼傷或急性皮炎。
慢性影響:長期低濃度接觸,可引起慢性牙齦炎、慢性咽炎、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等。可引起牙齒酸蝕癥。
列入《劇毒化學品目錄》。
職業(yè)接觸限值:mac(最高容許濃度)(mg/m3):1。
安
全
措
施
【一般要求】
操作人員必須經(jīng)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熟練掌握操作技能,具備應急處置知識。
嚴加密閉,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和全面通風,工作場所嚴禁吸煙。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設備。
生產、使用氯氣的車間及貯氯場所應設置氯氣泄漏檢測報警儀,配備兩套以上重型防護服。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防靜電工作服,戴防化學品手套。工作場所濃度超標時,操作人員必須佩戴防毒面具,緊急事態(tài)搶救或撤離時,應佩戴正壓自給式空氣呼吸器。
液氯氣化器、儲罐等壓力容器和設備應設置安全閥、壓力表、液位計、溫度計,并應裝有帶壓力、液位、溫度帶遠傳記錄和報警功能的安全裝置。設置整流裝置與氯壓機、動力電源、管線壓力、通風設施或相應的吸收裝置的聯(lián)鎖裝置。氯氣輸入、輸出管線應設置緊急切斷設施。
避免與易燃或可燃物、醇類、乙醚、氫接觸。
生產、儲存區(qū)域應設置安全警示標志。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鋼瓶及附件破損。吊裝時,應將氣瓶放置在符合安全要求的專用筐中進行吊運。禁止使用電磁起重機和用鏈繩捆扎、或將瓶閥作為吊運著力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存在殘留有害物時應及時處理。
【特殊要求】
【操作安全】
(1)氯化設備、管道處、閥門的連接墊料應選用石棉板、石棉橡膠板、氟塑料、浸石墨的石棉繩等高強度耐氯墊料,嚴禁使用橡膠墊。
(2)采用壓縮空氣充裝液氯時,空氣含水應≤0.01%。采用液氯氣化器充裝液氯時,只許用溫水加熱氣化器,不準使用蒸汽直接加熱。
(3)液氯氣化器、預冷器及熱交換器等設備,必須裝有排污裝置和污物處理設施,并定期分析三氯化氮含量。如果操作人員未按規(guī)定及時排污,并且操作不當,易發(fā)生三氯化氮爆炸、大量氯氣泄漏等危害。
(4)嚴禁在泄漏的鋼瓶上噴水。
(5)充裝量為50kg和100kg的氣瓶應保留2kg以上的余量,充裝量為500kg和1000kg的氣瓶應保留5kg以上的余量。充裝前要確認氣瓶內無異物。
(6)充裝時,使用萬向節(jié)管道充裝系統(tǒng),嚴防超裝。
【儲存安全】
(1)儲存于陰涼、通風倉庫內,庫房溫度不宜超過30℃,相對濕度不超過80%,防止陽光直射。
(2)應與易(可)燃物、醇類、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罐遠離火種、熱源。保持容器密封,儲存區(qū)要建在低于自然地面的圍堤內。氣瓶儲存時,空瓶和實瓶應分開放置,并應設置明顯標志。儲存區(qū)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3)對于大量使用氯氣鋼瓶的單位,為及時處理鋼瓶漏氣,現(xiàn)場應備應急堵漏工具和個體防護用具。
(4)禁止將儲罐設備及氯氣處理裝置設置在學校、醫(yī)院、居民區(qū)等人口稠密區(qū)附近,并遠離頻繁出入處和緊急通道。
(5)應嚴格執(zhí)行劇毒化學品“雙人收發(fā),雙人保管”制度。
【運輸安全】
(1)運輸車輛應有危險貨物運輸標志、安裝具有行駛記錄功能的衛(wèi)星定位裝置。未經(jīng)公安機關批準,運輸車輛不得進入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限制通行的區(qū)域。不得在人口稠密區(qū)和有明火等場所???。夏季應早晚運輸,防止日光暴曬。
(2)運輸液氯鋼瓶的車輛不準從隧道過江。
(3)汽車運輸充裝量50kg及以上鋼瓶時,應臥放,瓶閥端應朝向車輛行駛的右方,用三角木墊卡牢,防止?jié)L動,垛高不得超過2層且不得超過車廂高度。不準同車混裝有抵觸性質的物品和讓無關人員搭車。嚴禁與易燃物或可燃物、醇類、食用化學品等混裝混運。車上應有應急堵漏工具和個體防護用品,押運人員應會使用。
(4)搬運人員必須注意防護,按規(guī)定穿戴必要的防護用品;搬運時,管理人員必須到現(xiàn)場監(jiān)卸監(jiān)裝;夜晚或光線不足時、雨天不宜搬運。若遇特殊情況必須搬運時,必須得到部門負責人的同意,還應有遮雨等相關
第11篇 危險化學品安全措施和應急處置原則——乙烯
特別警示
極易燃氣體,有較強的麻醉作用;火場溫度下易發(fā)生危險的聚合反應。
理
化
特
性
無色氣體,帶有甜味。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溶于乙醚、丙酮和苯。分子量28.05,熔點-169.4℃,沸點-103.9℃,氣體密度1.260g/l,相對密度(水=1)0.61,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0.98,臨界壓力5.04mpa,臨界溫度9.2℃,飽和蒸氣壓8100kpa(15℃),爆炸極限2.7%~36.0%(體積比),自燃溫度425℃,最小點火能0.096mj。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制聚乙烯、聚氯乙烯、醋酸等。
危
害
信
息
【燃燒和爆炸危險性】
極易燃,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或接觸氧化劑,有引起燃燒爆炸的危險。
【活性反應】
與氟、氯等接觸會發(fā)生劇烈的化學反應。
【健康危害】
具有較強的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吸入高濃度乙烯可立即引起意識喪失,液態(tài)乙烯可致皮膚凍傷。
慢性影響:長期接觸,可引起頭昏、全身不適、乏力、思維不集中。
安
全
措
施
【一般要求】
操作人員必須經(jīng)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熟練掌握操作技能,具備應急處置知識。
密閉操作,嚴防泄漏,工作場所全面通風。
生產、使用及貯存場所應設置泄漏檢測報警儀,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tǒng)和設備。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操作人員應該穿防靜電工作服。
儲罐等壓力容器和設備應設置安全閥、壓力表、液位計、溫度計,并應裝有帶壓力、液位、溫度遠傳記錄和報警功能的安全裝置,輸入、輸出管線等設置緊急切斷裝置。
避免與氧化劑、鹵素接觸。
生產、儲存區(qū)域應設置安全警示標志。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鋼瓶及附件破損。在傳送過程中,鋼瓶和容器必須接地和跨接,防止產生靜電。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特殊要求】
【操作安全】
(1)乙烯作業(yè)場所的乙烯濃度必須定期測定,并及時公布于現(xiàn)場。
(2)生產區(qū)域內,嚴禁明火和可能產生明火、火花的作業(yè)(固定動火區(qū)必須距離生產區(qū)30m以上)。生產需要或檢修期間需動火時,必須辦理動火審批手續(xù)。乙烯設備、容器及管道在動火進行大、小修之前應作充氮吹掃。所用氮氣的純度應大于98%,吹掃口化驗乙烯含量低于0.5%時,才能動火修理,并應事先得到有關部門批準,設專人監(jiān)護和采取必要的防火、防爆措施。
(3)乙烯管道、閥門和水封裝置凍結時,只能用熱水或蒸汽加熱解凍,嚴禁使用明火烘烤。乙烯系統(tǒng)運行時,不準敲擊,不準帶壓修理和緊固,不得超壓,嚴禁負壓。
(4)充裝時使用萬向節(jié)管道充裝系統(tǒng),嚴防超裝。
【儲存安全】
(1)儲存容器應有正確的標識。保持容器密閉,儲存于陰涼、通風的易燃氣體專用庫房,庫房溫度不宜超過30℃。
(2)遠離熱源、點火源和酸類、鹵素、氧化劑。儲存區(qū)電路必須接地以避免產生電火花,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
(3)乙烯瓶與盛有易燃、易爆、可燃物質及氧化性氣體的容器和氣瓶的間距不應小于8m;與空調裝置、空氣壓縮機和通風設備等吸風口的間距不應小于20m;與明火或普通電氣設備的間距不應小于10m。
(4)對于儲罐,定期校驗安全閥、液位計、壓力計等,并按標準要求定期對儲罐進行耐壓試驗,同時對罐壁腐蝕情況進行一次系統(tǒng)測試。
(5)注意防雷、防靜電,廠(車間)內的儲罐應按《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gb 50057)的規(guī)定設置防雷設施。
(6)儲存區(qū)應設置氣體檢測器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物料的泄漏并采取措施。儲存區(qū)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運輸安全】
(1)運輸車輛應有危險貨物運輸標志、安裝具有行駛記錄功能的衛(wèi)星定位裝置。未經(jīng)公安機關批準,運輸車輛不得進入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限制通行的區(qū)域。
(2)槽車運輸時要用專用槽車。槽車安裝的阻火器(火星熄滅器)必須完好。槽車和運輸卡車要有導靜電拖線;槽車上要備有2只以上干粉或二氧化碳滅火器和防爆工具;要有遮陽措施,防止陽光直射。
(3)車輛運輸鋼瓶時,瓶口一律朝向車輛行駛方向的右方,堆放高度不得超過車輛的防護欄板,并用三角木墊卡牢,防止?jié)L動,直立排放時,車廂高度不得低于瓶高的2/3。運輸途中遠離火種,不準在有明火地點或人多地段停車,停車時要有人看管。發(fā)生泄漏或火災要開到安全地方進行滅火或堵漏。
(4)乙烯采用管道輸送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輸氣管道不應通過城市水源地、飛機場、軍事設施、車站、碼頭。因條件限制無法避開時,應采取保護措施并經(jīng)國家有關部門批準;
——輸氣管道沿線應設置里程樁、轉角樁、標志樁和測試樁;
——輸氣管道采用地上敷設時,應在人員活動較多和易遭車輛、外來物撞擊的地段,采取保護措施并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乙烯管道應敷設在非燃燒體的支架或棧橋上。在已敷設的管道下面,不得修建與管道無關的建筑物和堆放易燃物品;
——輸氣管道管理單位應設專人定期對管道進行巡線檢查,及時處理輸氣管道沿線的異常情況。
應
急
處
置
原
則
【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yī)。
皮膚接觸:如果發(fā)生凍傷:將患部浸泡于保持在38~42℃的溫水中復溫。不要涂擦。不要使用熱水或輻射熱。使用清潔、干燥的敷料包扎。如有不適感,就醫(yī)。
【滅火方法】
切斷氣源。若不能切斷氣源,則不允許熄滅泄漏處的火焰。噴水冷卻容器,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
滅火劑: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泄漏應急處置】
消除所有點火源。根據(jù)氣體的影響區(qū)域劃定警戒區(qū),無關人員從側風、上風向撤離至安全區(qū)。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正壓自給式空氣呼吸器,穿防靜電服。作業(yè)時使用的所有設備應接地。接觸液體時,防止凍傷。禁止接觸或跨越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若可能翻轉容器,使之逸出氣體而非液體。噴霧狀水抑制蒸氣或改變蒸氣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觸泄漏物。禁止用水直接沖擊泄漏物或泄漏源。防止氣體通過下水道、通風系統(tǒng)和密閉性空間擴散。隔離泄漏區(qū)直至氣體散盡。
作為一項緊急預防措施,泄漏隔離距離至少為100m。如果為大量泄漏,下風向的初始疏散距離應至少為800m。
第12篇 危險化學品一氧化碳安全措施和應急處置原則
特別警示
極易燃氣體,有毒,吸入可因缺氧致死。
理
化
特
性
無色、無味、無臭氣體。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等有機溶劑。分子量28.01,熔點-205℃,沸點-191.4℃,氣體密度1.25g/l,相對密度(水=1)0.79,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0.97,臨界壓力3.50mpa,臨界溫度-140.2℃,爆炸極限12%~74%(體積比),自燃溫度605℃,最大爆炸壓力0.720mpa。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化學合成,如合成甲醇、光氣等,及用作精煉金屬的還原劑。
危
害
信
息
【燃燒和爆炸危險性】
極易燃,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
【健康危害】
一氧化碳在血中與血紅蛋白結合而造成組織缺氧。
急性中毒:輕度中毒者出現(xiàn)劇烈頭痛、頭暈、耳鳴、心悸、惡心、嘔吐、無力,輕度至中度意識障礙但無昏迷,血液碳氧血紅蛋白濃度可高于10%;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癥狀外,意識障礙表現(xiàn)為淺至中度昏迷,但經(jīng)搶救后恢復且無明顯并發(fā)癥,血液碳氧血紅蛋白濃度可高于30%;重度患者出現(xiàn)深度昏迷或去大腦強直狀態(tài)、休克、腦水腫、肺水腫、嚴重心肌損害、錐體系或錐體外系損害、呼吸衰竭等,血液碳氧血紅蛋白可高于50%。部分患意識障礙恢復后,約經(jīng) 2~60天的“假愈期”,又可能出現(xiàn)遲發(fā)性腦病,以意識精神障礙、錐體系或錐體外系損害為主。
慢性影響:能否造成慢性中毒,是否對心血管有影響,無定論。
職業(yè)接觸限值:pc-twa(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mg/m3),20;pc-stel(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mg/m3):30。
安
全
措
施
【一般要求】
操作人員必須經(jīng)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熟練掌握操作技能,具備應急處置知識。
密閉隔離,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和全面通風。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
生產、使用及貯存場所應設置一氧化碳泄漏檢測報警儀,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tǒng)和設備。空氣中濃度超標時,操作人員必須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穿防靜電工作服。緊急事態(tài)搶救或撤離時,建議佩戴正壓自給式空氣呼吸器。
儲罐等壓力容器和設備應設置安全閥、壓力表、溫度計,并應裝有帶壓力、溫度遠傳記錄和報警功能的安全裝置。
生產和生活用氣必需分路。防止氣體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
避免與強氧化劑接觸。
在可能發(fā)生泄漏的場所設置安全警示標志。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患有各種中樞神經(jīng)或周圍神經(jīng)器質性疾患、明顯的心血管疾患者,不宜從事一氧化碳作業(yè)。
【特殊要求】
【操作安全】
(1)配備便攜式一氧化碳檢測儀。進入密閉受限空間或一氧化碳有可能泄漏的空間之前應先進行檢測,并進行強制通風,其濃度達到安全要求后進行操作,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要求同時有2人以上操作,萬一發(fā)生意外,能及時互救,并派專人監(jiān)護。
(2)充裝容器應符合規(guī)范要求,并按期檢測。
【儲存安全】
(1)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防止陽光直曬。庫房內溫不宜超過30℃。
(2)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儲存區(qū)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搬運儲罐時應輕裝輕卸,防止鋼瓶及附件破損。
(3)注意防雷、防靜電,廠(車間)內的儲罐應按《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gb 50057)的規(guī)定設置防雷設施。
【運輸安全】
(1)運輸車輛應有危險貨物運輸標志、安裝具有行駛記錄功能的衛(wèi)星定位裝置。未經(jīng)公安機關批準,運輸車輛不得進入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限制通行的區(qū)域。
(2)裝運該物品的車輛排氣管必須配備阻火裝置,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裝卸。在傳送過程中,鋼瓶和容器必須接地和跨接,防止產生靜電。槽車上要備有2只以上干粉或二氧化碳滅火器和防爆工具。高溫季節(jié)應早晚運輸,防止日光暴曬。
(3)車輛運輸鋼瓶時,瓶口一律朝向車輛行駛方向的右方,堆放高度不得超過車輛的防護欄板,并用三角木墊卡牢,防止?jié)L動。不準同車混裝有抵觸性質的物品和讓無關人員搭車。中途停留時應遠離火種、熱源。禁止在居民區(qū)和人口稠密區(qū)停留。
應
急
處
置
原
則
【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氧。呼吸心跳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術。就醫(yī)。
【滅火方法】
滅火劑: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切斷氣源。若不能切斷氣源,則不允許熄滅泄漏處的火焰。噴水冷卻容器,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
【泄漏應急處置】
消除所有點火源。根據(jù)氣體的影響區(qū)域劃定警戒區(qū),無關人員從側風、上風向撤離至安全區(qū)。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正壓自給式空氣呼吸器,穿防靜電服。作業(yè)時使用的所有設備應接地。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噴霧狀水抑制蒸氣或改變蒸氣云流向。防止氣體通過下水道、通風系統(tǒng)和密閉性空間擴散。隔離泄漏區(qū)直至氣體散盡。
隔離與疏散距離:小量泄漏,初始隔離30m,下風向疏散白天100m、夜晚100m;大量泄漏,初始隔離150m,下風向疏散白天700m、夜晚2700m。
第13篇 貯存化學危險物品安全措施
(1)貯存大量化學危險物品的倉庫,除應有消防保衛(wèi)設施外,根據(jù)物品不同性質,應進行分區(qū)分類隔離貯存。個別性質極為特殊的物品,應單獨貯存。
(2)對爆炸品、劇毒品和放射性物品,必須單獨存放于專門的倉庫中,起爆器村不得與炸藥在同一庫房內存放。
(3)對相互接觸能引燃燒、爆炸的物品,或滅火方法不同的危險品,不得在同一庫房內貯存,如:有機物、易燃物品與氧化劑,氧化劑與強酸性腐蝕物品,氰化物與酸性腐蝕物品等不得存放在一起。苯類與醇類因滅火方法不同,亦不宜存放在一起。食用原料(如不蘇打等)應與有毒品分開,以防沾染發(fā)生中毒。
(4)遇水燃燒和怕曬的危險品,不得在露天堆放。怕凍的物品,應在較暖庫房中存放。
(5)不準在庫房內或露天堆垛附近進行試驗、串倒換桶、焊修、整修、分裝和其他可能引起火災的操作。
(6)容器包裝應密閉完好無損,如果發(fā)現(xiàn)破損滲漏,必須進行安全處理,改裝換桶必須在庫房外安全地點進行。對易燃物、爆炸品應使用不發(fā)生火花的工具。
(7)加強平時檢查工作,對性質不穩(wěn)定,容易分解、變質以及易燃燒、易爆炸的物品,除一日三查外,應該定期進行測溫、化驗,并相應地采取安全措施(如穩(wěn)定劑含量減少的即添加補足,分解、變質、粘結、發(fā)熱的堆垛立即倒垛分開存放,催請貨主處理),防止發(fā)生自燃或爆炸。
(8)換裝危險品的空容器,在使用前必須進行檢查,徹底清洗,以防遺留物質與裝入物質發(fā)生抵觸引起燃燒爆炸和中毒;對遺留在地上和墊倉板上的危險品,必須及時清除處理,保持庫房清潔。
第14篇 危險化學品安全措施和應急處置原則——碳酰氯
特別警示
劇毒氣體,吸入可致死;高濃度泄漏區(qū),噴氨水或其他稀堿液中和。
理
化
特
性
無色或淡黃色氣體,有強烈刺激性氣味。易液化。微溶于水,并逐漸水解。易溶于苯、甲苯、四氯化碳、氯仿等有機溶劑。分子量為98.92,熔點-118℃,沸點8.2℃,相對密度(水=1)1.381,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3.4,臨界壓力5.67mpa,臨界溫度182℃,飽和蒸氣壓161.6kpa(20℃)。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有機合成,特別是制造異氰酸酯和聚氨酯等,還用于制造染料、橡膠、農藥和塑料等。
危
害
信
息
【燃燒和爆炸危險性】
不燃。
【活性反應】
與氨、強氧化劑等反應劇烈。
【健康危害】
主要損害呼吸道,導致化學性支氣管炎、肺炎、肺水腫。光氣毒性比氯氣大10倍,光氣濃度30~50mg/m3時,即可引起中毒;在100~300mg/m3時,接觸15~30分鐘,即可引起嚴重中毒,甚至死亡。
列入《劇毒化學品目錄》。
職業(yè)接觸限值:mac(最高容許濃度)(mg/m3):0.5。
安
全
措
施
【一般要求】
操作人員必須經(jīng)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熟練掌握操作技能,具備應急處置知識。
嚴加密閉,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和全面通風。采用隔離式操作。工作現(xiàn)場禁止吸煙。
生產、使用光氣的車間及貯光氣場所應設置光氣泄漏檢測報警儀,配備兩套以上重型防護服。操作人員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自給式呼吸器,穿膠布防毒衣,戴橡膠手套。
儲罐等壓力容器和設備應設置安全閥、壓力表、溫度計,并應裝有帶壓力、溫度遠傳記錄和報警功能的安全裝置,輸入、輸出管線等設置緊急切斷裝置。
避免與醇類、堿類、水接觸。
生產、儲存區(qū)域應設置安全警示標志。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鋼瓶及附件破損。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特殊要求】
【操作安全】
(1)光氣的制造和生產必須密閉,反應器和管道均應保持負壓;合成裝置應安裝自動控制系統(tǒng),減少接觸機會。反應器及管道內應保持負壓,輸料須用真空抽吸。注意設備的經(jīng)常維修,采用耐腐蝕的泵、閥和管道,防止跑、冒、滴、漏,并加強生產場所的通風。防止氣體或蒸氣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
(2)當泄漏微量光氣時,可用水蒸氣沖散;較大量光氣泄漏時,可用氨水噴淋解毒;廢水可用堿性物質,如氫氧化鈉、碳酸鈉處理。
(3)進入光氣生產單元的人員都必須佩帶個人防護器材,圍護式廠房內配備逃生防護設施,進出圍護式廠房必須得到批準,攜帶小型光氣/co檢測儀,一旦出現(xiàn)警報立即撤離。
(4)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產生的大量廢水。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后再用。
(5)液態(tài)光氣裝置系統(tǒng)要嚴格控制水的混入。其冷卻器、冷凝器和貯槽的冷卻宜采用非水性液體做冷卻劑,如使用水或水性溶液作冷卻劑,必須有可靠的防護措施。
【儲存安全】
(1)儲存于陰涼、干燥、通風良好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房內溫不宜超過30℃。
(2)應與醇類、堿類、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罐用特殊規(guī)定的容器盛裝、儲存,并配稀堿、稀氨水噴淋吸收裝置。儲存區(qū)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3)液態(tài)光氣貯槽類的設備臺數(shù)及單臺貯存量應降至最低,符合以下要求:貯槽的總貯量必須嚴格控制,單臺貯槽的容積不應大于5m3,單臺貯槽的裝料系統(tǒng)應控制在75%以下;必須使用相應的系統(tǒng)容量事故槽;貯槽應裝設安全閥,在安全閥前裝設爆破片,安全閥后必須接到應急破壞系統(tǒng),宜在片與閥之間裝超壓報警器;液態(tài)光氣貯槽的材質應采用16mnr鋼,宜采用雙壁槽。
(4)液態(tài)光氣的貯槽及其輸送泵宜布置在封閉的單獨房間里,槽四周應設圍堰,其高度不應低于20cm,堰內容量應大于槽容量,并設有防滲漏層。
(5)應嚴格執(zhí)行劇毒化學品“雙人收發(fā),雙人保管”制度。
【運輸安全】
(1)嚴禁從外地或本地區(qū)的其他生產廠運輸光氣為原料進行產品生產。
(2)由貯槽向各生產崗位輸送物料不宜采用氣壓輸送,當采用密封性能可靠的耐腐蝕泵輸送時,泵的數(shù)量應降至最低;輸送含光氣的物料應采用無縫鋼管,并宜采用套管;含光氣物料管道連接應采用對焊焊接,開車之前應做氣密性試驗,嚴禁采用絲扣連接。
應
急
處
置
原
則
【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吸入β2激動劑、口服或注射皮質類固醇治療支氣管痙攣。就醫(yī)。
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流動清水沖洗。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yī)。
【滅火方法】
本品不燃,但周圍起火時應切斷氣源。噴水冷卻容器,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消防人員必須佩戴正壓自給式空氣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風向滅火。由于火場中可能發(fā)生容器爆破的情況,消防人員須在防爆掩蔽處操作。萬一有光氣漏逸,微量時可用水蒸氣沖散,較大時,可用氨水噴霧沖洗。
滅火劑:根據(jù)周圍著火原因選擇適當滅火劑滅火。可用干粉、二氧化碳、水(霧狀水)。
【泄漏應急處置】
根據(jù)氣體的影響區(qū)域劃定警戒區(qū),無關人員從側風、上風向撤離至安全區(qū)。建議應急處理人員穿內置正壓自給式空氣呼吸器的全封閉防化服。禁止接觸或跨越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氣體通過下水道、通風系統(tǒng)和密閉性空間擴散。高濃度泄漏區(qū),噴氨水或其它稀堿液中和。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液體泄漏物。隔離泄漏區(qū)直至氣體散盡。
小量泄漏,初始隔離200m,下風向疏散白天1100m、夜晚4000m;大量泄漏,初始隔離1000m,下風向疏散白天7500m、夜晚11000m。
第15篇 危險化學品安全措施事故應急搶救措施
一、心肺復蘇急救
概述:心臟驟停亦稱心博驟停,是指各種原因所致的心臟突然停止博動,有效泵血功能喪失,血液循環(huán)中斷,引起全身嚴重缺血、缺氧。
一般認為心臟驟停4-6分鐘內,腦細胞仍維持微弱代謝,如積極搶救,病人有可能復活。否則,腦細胞發(fā)生不可逆損害而導致死亡,即使心肺復蘇暫時成功,終因腦死亡而失去復蘇意義。
徒手心肺復蘇程序:1、判斷環(huán)境是否危險,2、判斷患者反應,3、呼救及報警,4開放氣道,5、人工呼吸,6、人工循環(huán)
心臟驟停的判斷:凡清醒者突然意識喪失大動脈(頸動脈、股動脈)博動消失,即可診斷為心臟驟停,應立即搶救。
呼吸驟停的判斷:一看,二聽,三感覺。
心肺復蘇的a、b、c三步驟
a-1、開放氣道和檢查呼吸,2、保持呼吸道通暢是進行人工呼吸的先決條件,3、應立即使患者仰臥在堅固的平、地面上,頭側位并清除口腔異物,4、檢查呼吸是否足夠。
b-1、口對口/鼻呼吸(連續(xù)吹2口氣、緩慢吹氣每次持續(xù)>1秒、有效指征胸廓有起伏即可、通氣頻率10-12次/min<8歲者12-20次/min)現(xiàn)場急救時不一定復蘇器械,所以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是緊急供氧和呼吸復蘇的有效方法。
方法:術者用放在病人前額上保持頭后抑的手拇指,示指緊捏病人鼻孔避免漏氣,另一手托住下額頦,深吸氣后將口唇嚴密包緊病人口部,以中等力量持續(xù)吹氣1-1.5min,吹氣量0.8-1.2l(若牙緊閉、則口對鼻孔吹氣)見胸廓抬舉有效,吹氣結束與病人口部脫離的同時放松捏鼻手指,讓起胸廓復位呼出氣體,一般先連續(xù)吹氣2次擴張萎陷的肺臟,繼之均勻吹氣頻率10-12次/min。
c-1人工循環(huán) :觸摸頸動脈有無搏動1、心前區(qū)捶擊在心臟驟停1分鐘內進行復蘇最有價值,術者右手握緊拳頭距胸壁20-30厘米垂直向胸骨下段擊1-2下,如不成功,應立即行胸外心臟按壓2、胸外心臟按壓,病人仰臥在平地或硬地上,術者一手掌置于病人胸骨下段,另一手壓在該手手背上,肘關節(jié)伸直,借助雙手臂和軀體重量向脊柱方向垂直壓下,使胸骨下陷4-5厘米,略作停頓后原位放松,但手掌根不能離開原按壓部位,按壓、放松比例約1:1,如此反復進行,頻率為100次/分,胸外心臟按壓必須與人工呼吸同時進行
胸外心臟按壓與口對口人工呼吸的比例:成人30:2,8歲以下單人搶救30:2、雙人搶救15:2,按壓期間,密切觀察病情、判斷效果,有效指標為按壓時可觸及大動脈搏動,測得血壓收縮壓小于等于8.0kpa,發(fā)紺改善,散大的瞳孔開始縮小,甚至出現(xiàn)自主呼吸。
心臟按壓要點
心臟按壓部位確定a:1、中指食指沿肋弓向中間滑移,2、中指觸摸到劍突,3、另一手掌根部緊貼食指放在胸骨上,4、四指交叉抬起不接觸胸壁進行按壓。
心臟按壓部位確定b:1、簡單的定位方法成人兩乳頭連線與胸骨交叉點處為心臟按壓部位
姿勢
按壓與放松間隔相等:1、用力法幅度4-5厘米,按壓時每分鐘換人一次2、快速壓100次/分鐘、盡量不間斷,
幅度及頻率
成人患者30:2,8歲以下單人搶救30:2、雙人搶救15:2按壓有效指證:觸到脈搏瞳孔逐漸縮小、口唇轉紅、有自主呼吸現(xiàn)象。
二、觸電急救
1. 立即切斷電源,或用不導電物體如干燥的木捧、竹竿、干布等物品使傷員盡快脫離電源,急救者切勿直接接觸電傷員,防止自身觸電而直影響搶救工作。
2. 當傷員脫離電源后,應立即檢查傷員全身情況,特別是呼吸與心跳,發(fā)現(xiàn)呼吸與心跳停止時,應立即現(xiàn)場就地搶救。
3. 心肺復蘇的搶救一定要持續(xù)到底。
4. 處理電擊傷病員時,應注意有無其他損傷,如觸電后強離電源或自高空跌下發(fā)生顱腦腔外傷,血氣胸內臟破裂、四肢、骨盆骨折等,有外傷、灼傷均同時須處理。
5. 現(xiàn)場搶救中,不要隨意搬動傷員,以免加重傷情及延誤搶救時間,除應使傷員平躺在擔架上并在背部墊以平硬闊木板外,應繼續(xù)搶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繼續(xù)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在醫(yī)務人員來接替救治前不能中止,
6. 如觸電者觸及斷落在地上高壓導線且尚未確證線路是否帶電,救護人員在未做好安全措施前,不能接觸斷線點8-10米范圍內,防止跨步電壓傷人,只有在確證線路不帶電才能將觸電者離開線路,就地進行急救。
三、創(chuàng)傷急救
1. 創(chuàng)傷急救的基本要求
1.1 創(chuàng)傷急救原則上是先搶救,后固定,再搬運。并注意采取措施,防止傷情加重或污染。需要送醫(yī)院救治的,應立即做好保護傷員措施后送醫(yī)院救治。
1.2 搶救前先使傷員安靜躺平,判斷全身情況和受傷程度,有無出血、骨折和休克等。
1.3 外部出血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防止失血過多而休克。外觀無傷,但呈休克狀態(tài),神志不清,或昏迷,要考慮胸、腹部內臟或腦部受傷的可能性。
1.4 為防止傷口感染,應用清潔布片覆蓋傷口。救護人員不得用手直接接觸傷口,更不得在傷口內填塞任何東西或隨便用藥。
1.5 搬運時應使傷員平躺在擔架上,腰部束在擔架上,防止跌下。平地搬運時傷員頭部在后,上樓、下樓、下坡時頭部在上。搬運時應嚴密觀察傷員,防止傷情突變。
2. 止血
3.1 傷口滲血:用較傷口稍大的消毒紗布數(shù)層覆蓋傷口,然后進行包扎。若包扎后仍有較多滲血,可再加繃帶適當加壓止血。
3.2 傷口出血呈嘖射狀或鮮紅血液涌出時,立即用清潔手指壓迫出血點上方(近心端),使血流中斷,并將出血肢體抬高或舉高,以減少出血量。
3.3 用止血帶或彈性較好的布帶等止血時,應先用柔軟布片或傷員的衣袖等數(shù)層墊在止血帶下面,再扎緊止血帶以剛使肢端動脈搏動消失為度。上肢每60分鐘,下肢每80分鐘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2分鐘。開始扎緊與放松的時間均應書面標明在止血帶旁。扎緊時間不宜超過四小時。不要在上臂中三分之一處和幗窩下使用止血帶,以免損傷神經(jīng)。若放松時觀察已無大出血可暫停使用。 嚴禁用電線、鐵絲、細繩等作止血帶使用。
3.4 高處墜落,撞擊、擠壓可能有胸腹內臟破裂出血。受傷者外觀無出血但常表現(xiàn)面色蒼白,脈搏細弱,氣促,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煩躁不安,甚至神志不清等休克狀態(tài),應迅速躺平,抬高下肢,保持溫暖,速送醫(yī)院救治。若送院途中時間較長,可給傷員飲用少量糖鹽水。
3. 骨折急救:
3.1 肢體骨折可用夾板或木棍、竹桿等將斷骨上、下方兩個關節(jié)固定,也可利用傷員身體進行固定,避免骨折部位移動,以減少疼痛,防止傷勢惡化。
3.2 開放性骨折,伴有大出血者,先止血,再固定,并用干凈布片覆蓋傷口,然后速送醫(yī)院救治。切勿將外露的斷骨推回傷口內。
3.3 疑有頸椎損傷,在使傷員平臥后,用沙土袋(或其它代替物)放置頭部兩側使頸部固定不動。必須進行口對口呼吸時,只能采用抬頦使氣道通暢,不能再將頭部后仰移動或轉動頭部,以免引起截癱或死亡。
3.4 腰椎骨折應將傷員平臥在平硬木板上,并將腰椎軀干及二側下肢一同進行固定預防癱瘓,搬運時應數(shù)人合作,保持平穩(wěn),不能扭曲。
4. 顱腦外傷:
4.1 應使傷員采取平臥位,保持氣道通暢,若有嘔吐,應扶好頭部和身體,使頭部和身體同時側轉,防止嘔吐物造成窒息。
4.2 耳鼻有液體流出時,不要用棉花堵塞,只可輕輕拭去,以利降低顱內壓力。也不可用力擤鼻,排除鼻內液體,或將液體再吸入鼻內。
四、高溫中暑急救
1. 烈日直射部,環(huán)境溫度過高,飲水過少或出汗過多等可以引起中暑現(xiàn)象,其癥狀一般為惡心、嘔吐、胸悶、眩暈、嗜睡、虛脫,嚴重時抽搐、驚厥甚至昏迷。
2. 應立即將病員從高溫或日曬環(huán)境轉移到陰涼通風處或20-25℃空調房休息。用涼水擦浴,濕毛巾覆蓋身體,電扇吹風,或在頭部置冰袋等方法降溫,并及時給病人口服鹽水。嚴重者送醫(yī)院治療。
五、有害氣體中毒急救
1. 氣體中毒開始時有流淚、眼痛、嗆咳、咽部干燥等癥狀,應引起警惕。稍重時頭痛、氣促、胸悶、眩暈。嚴重時會引起驚厥昏迷。
2. 懷疑可能存在有害氣體時,應即將人員撤離現(xiàn)場,轉移到通風良好處休息。搶救人員進入險區(qū)必須帶防毒面具。
3. 已昏迷病員應保持氣道通暢,有條件時給予氧氣吸入。呼吸心跳停止者,按心肺復蘇法搶救,并聯(lián)系醫(yī)院救治。
4. 迅速查明有害氣體的名稱,供醫(yī)院及早對癥治療。
六、燒傷急救
1. 電灼傷、火焰燒傷或高溫氣、水燙傷均應保持傷口清潔。傷員的衣服鞋襪用剪刀剪開后除去。傷口全部用清潔布片覆蓋,防止污染。四肢燒傷時,先用清潔冷水沖洗,然后用清潔布片或消毒紗布覆蓋送醫(yī)院。
2. 強酸或堿灼傷應立即用大量清水徹底沖洗,迅速將被侵蝕的衣物剪去。為防酸、堿殘留在傷口內,沖洗時間量一般不少于10分鐘。
3. 未經(jīng)醫(yī)務人員同意、灼傷部位不宜敷搽任何東西和藥物。
4. 送醫(yī)院途中,可給傷員多次少量口服糖鹽水。
七、化學燒傷急救
1. 立即脫去被污染衣物
2. 大量流動水沖洗創(chuàng)面,越早越好,宜用冷水。沖洗時間不能少于30分鐘。
3. 遇水生熱的化合物如生石灰、四氯化鈉等必需先將其拭去,然后再用水徹底沖洗。
4. 創(chuàng)面做簡單包扎,防止二次污染。
5. 迅速查明燒傷物名稱,供醫(yī)生及時對癥治療。
八、燙傷急救
1. 用冷水局部降溫10分針。此法同時可以沖洗掉熱的液體,并用一塊干凈、潮濕的敷料覆蓋。
2. 傷處腫脹時,去掉手表、手鐲、戒指等,將敷料輕輕固定包扎,不要施壓。
3. 除非燙傷很小,否則一定送傷者去醫(yī)院。
九、動物咬傷急救
1. 蛇咬傷;
1.1 毒蛇咬傷后,不要驚慌、奔跑、飲酒,以免加速蛇毒在人體內擴散。
1.2 咬傷大多在四肢,應迅速從傷口上端向下方反復擠出毒液,然后在傷口上方(近心端)用布帶扎緊,將傷肢固定,避免活動,以減少毒液的吸收。
1.3 有蛇藥時可先服用,再送醫(yī)院救治。
2. 犬咬傷
2.1 犬咬傷后應立即用濃肥皂水沖洗傷口,同時用擠壓法自上而下將殘留在傷口內唾液擠出,然后再用碘酒涂搽傷口。
2.2 少量出血時,不要急于止血,也不要包扎或縫合傷口。
2.3 盡量設法查明該犬是否為“瘋狗”,對醫(yī)院制訂治療計劃有較大幫助。